跨越語言的詩意
詩歌與友誼,重逢在春天的北師大
中外詩人們不借助專職翻譯,自由討論詩歌之美,會是怎樣的場景?這一幕,8日又在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重現(xiàn)。 “他者視野中的中國詩歌:2016中外詩人對話·互譯歡迎儀式”當天舉行,這也是該寫作中心翻譯工作坊的第二季。
翻譯工作坊主任張清華,中國詩人歐陽江河、吉狄馬加、西川、樹才、瀟瀟、周瓚,及來自國外的詩人、翻譯家徐貞敏(Jami Proctor-Xu)、約翰·穆里洛(John Murillo)、妮可·希里(Nicole Sealey)、阮潘桂梅(Ngyuan Que Mai)等出席了活動。
北京師范大學(xué)國際寫作中心執(zhí)行主任張清華在致辭中指出,詩歌互譯旨在產(chǎn)生雙方詩人都認可的作品,促進彼此友誼。
美國詩人徐貞敏(Jami Lyn Xu)回顧了過往在北京的經(jīng)歷,同時談及對魯迅作品《吶喊》的印象。她提到,魯迅在《吶喊》序言里說,寫作可以作為一種對麻木和暴力的反應(yīng),詞語是人類需要的一種藥,面對危機和暴力的時候,寫作更是一種繼續(xù)活下去的方式。
著名詩人、翻譯家、《世界文學(xué)》主編高興回顧了與詩人樹才、畢普拉勃·馬吉、阮潘桂梅在越南的交往,強調(diào)正是詩歌為人生增添了奇妙與美好。詩歌互譯是最高層次的詩歌交流,詩人不只有孤獨這一種狀態(tài)。
西川一向被視為中國最具有國際視野的詩人,他當天一邊發(fā)表致辭,一邊“客串”翻譯。在他看來,翻譯在當代世界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而且可以為世界提供思想的源泉。
國際詩人代表阮潘桂梅指出,詩歌在我們虛弱的時候讓我們振作。作為詩人和譯者,她見證了詩歌如何在詩人之間搭建友誼和理解的橋梁。
交流會上,紐約的詩人格雷厄姆·莫爾特提出疑問:“在中國是什么人在讀詩?學(xué)院里的人,還是老百姓?”張清華回應(yīng)道:“大家有種錯覺,沒人讀詩,但是我覺得很多人在讀。很多年輕人讀現(xiàn)代詩,很多老人讀古詩。寫詩的人很多,中國有無數(shù)個地方的小流派、小群落,很多人在互相唱酬,很多年刊,小出版物,也自己印發(fā)很多作品。”
吉狄馬加在最后總結(jié)性發(fā)言:“現(xiàn)在是四月份,是北京季節(jié)最好的時候,這時候做這種交流活動,人的心情也會非常好。目前在中國,除了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翻譯工作坊以外,有很多這樣的對于詩歌和翻譯進行深層次交流的機構(gòu)都在成立,如中國作家協(xié)會的魯迅文學(xué)院,就計劃在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選兩個月,邀請國外的詩人等,大家一起進行翻譯活動。最好的詩歌翻譯,都是在母語里也是很好的詩人。但是目前很大一部分的翻譯,缺少寫詩的素質(zhì),就難以將詩歌中精微的東西進行傳達,目前我們這個機構(gòu)的工作是給今后的翻譯工作提供一個重要的經(jīng)驗。最好的詩人和翻譯家合作,詩人的創(chuàng)作、語言的精髓包括作者的個性,才可以很好地呈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