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詩如打鐵
——序楊吉軍詩集
2024-05-25 作者:北塔 | 來源:中詩網(wǎng) | 閱讀: 次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吉軍并不像小說家那樣去再現(xiàn)鐵匠的工作細節(jié),詩人更擅長的或者說更樂意做的,是尋找或創(chuàng)造現(xiàn)象之上的寓意,所謂思想的過程是從對生活的敘述上升到人生的感悟。
一、鐵血詩人和他的鐵詩
楊吉軍先生的詩是我最喜歡甚至欽敬的品類,因為這些文本精神硬朗、思想深刻、情緒飽滿、意象精準、肌理固實、紋樣簡勁、修辭別致。
集子里的大部分作品都標了寫作時間,從2022年4月1到2022年7月13日,尤其集中于4月到6月。2022年的那個夏天,已經(jīng)基本停筆多年的吉軍突然猶如詩靈附體,靈光乍現(xiàn),靈感迸發(fā),下筆有神,以原子彈爆炸的速度和力度,暴寫出了他這一生也是當代中國詩歌品質最高的一批杰作。
許多詩人的總體風格都可以用一樣物象來象征性地概括,比如月之于李白、淚之于杜甫、玉之于李商隱、霜之于杜牧、云之于李賀等等。我們還可以用諸如花、水、鹽、山、石頭等形容某些詩人的大致風貌。用來涵蓋吉軍詩風的最貼切的字眼——毫無疑問——是鐵。
此集第一輯名為“鐵匠之歌”,也可用來命名全集。寫詩中的吉軍自比為鐵匠,他把自己的詩比作鐵匠所唱的歌或關于鐵匠的歌;可謂自覺又自豪。全集開篇名為:“鐵匠和他的鐵”,亦可換說為“鐵匠吉軍和他的鐵詩”。鐵元素或明或暗、或密或疏分布于吉軍幾乎所有的字里行間。因此,“鐵匠詩人”或“鐵血詩人”之名在我腦中呼之欲出。也許后者更合適,因為吉軍并不真的是鐵匠出身,鐵匠并不是他的真實身份之一;他并不以打鐵為生,但他的血液里流淌著鐵性,他的骨頭是錚錚鐵骨。
吉軍落筆,如鐵錘砸中鐵砧上燒得通紅的鐵塊,穩(wěn)準狠,頓時鐵花四濺,叮當作響,有時一錘子便使那鐵器成行,有時則要重擊好幾下才能鐵板釘釘。這些文字鐵器一旦定型,你可以說個別個體這兒多了一個角那兒多了一只腳,有理由建議作者“斬釘截鐵”地去掉某個局部,但整個構型因其內在的穩(wěn)固與密實,是無法變動的,更別說往里塞什么貨色了。
吉軍對于打鐵這個行當有著真切而細致的觀察和了解:
而隨著滋啦滋啦
一小縷一小縷的青煙,一塊鐵也就一層層地碎了
這樣簡省的描繪有聲有色、活靈活現(xiàn)而且充滿質感,一定是來自真實的生活。不過,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吉軍并不像小說家那樣去再現(xiàn)鐵匠的工作細節(jié),詩人更擅長的或者說更樂意做的,是尋找或創(chuàng)造現(xiàn)象之上的寓意,所謂思想的過程是從對生活的敘述上升到人生的感悟。吉軍的這組詩對鐵匠的種種動作和神態(tài)以及與其有關系的人物和事物的描寫都是一筆帶過,而其語句間密布著或秘藏著豐富的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領悟,有些甚至可以解讀為對詩歌寫作的見解。
這組詩的主人公是一個老鐵匠,或者說“老男人”,我們可以置換為“老詩人”——不妨看做有幾十年詩齡的吉軍的自況。老鐵匠已經(jīng)走過“火星四濺的生活”,也就是說,他現(xiàn)在的生活里已經(jīng)不再“火星四濺”,已經(jīng)不再“火熱”,或者說,“火熱”已經(jīng)不再是他的追求,相反他甚至要故意給“火熱”的鐵降溫。他吁求道:“我是鐵,請給我大盆的冰涼的水”。他認為,冰涼甚至冰冷反而成了他的人與詩的正常甚或應該的狀態(tài)。
這部集子里的詩,哪怕是抒情詩,也不再是熱抒情,而是冷抒情;是在激情冷卻之后的回放式的情感再現(xiàn),而不是滾燙情感的現(xiàn)時涌現(xiàn)。而冷卻或抑制激情的裝置或方法是對經(jīng)驗的反思,思想的深度取代了感情的烈度,經(jīng)驗的重量超過了感覺的熱度:“原本就是沉的/原本就不是火熱”。鍛打的結果比打造的過程更重要。正在被鍛造的鐵是軟的、紅的、可變的,還不是可用的器具,儼然是火的奴隸;鍛造完成的鐵是已然冷卻的鐵,所以是硬的、黑的、成型的、可以直接使用,已經(jīng)擺脫了火的感染和控制。成熟的詩人更加注重的是文字成品所蘊含的質地、光澤和審美效果,而不是抒發(fā)過程中感情宣泄的快感體驗。這樣的成品必須具有濃縮性、自足性、固定性和飽和度。無疑,鐵是最具有這些特性的。無疑,這部集子里的詩——無論主題是鐵還是其它——也都具有這些特性。
關于詩歌之于詩人的功能或者說詩歌如何參與詩人命運的演進,我們也可以從吉軍的鐵詩中得到一些端倪。詩歌對于詩人的生活現(xiàn)實能起什么作用?詩歌能改變詩人的生活嗎?變好還是變壞?一般人當然希望變好,一個詩人靠詩歌寫作成名之后,他的生活條件能隨之改善嗎?吉軍對這個問題應該是有過反復的思考,他甚至曾希望詩歌能改善他的生活。這種思考后來讓位于實際感受,而他思考的結果是:詩歌與實際生活沒有多大關系,哪怕有關系,也不在于生活本身的改變,而是生活態(tài)度或生活觀念的改變,比如詩歌有助于穩(wěn)固或提高精神性價值觀的比例,僅此而已。
他知道這塊鐵改變不了他的生活
但并不是說,他沒有想過用這塊鐵改變過生活
我們可以把這兩行詩置換為詩學語言:
他知道詩歌(這塊鐵)改變不了他的生活
但并不是說,他沒有想過用詩歌(這塊鐵)改變過生活
詩人反復強調:鐵,哪怕好鐵也改變不了鐵匠,正如鐵匠改變不了鐵。同理,詩歌,哪怕是好詩,與詩人的生活也關系不大。
當然,詩歌寫作還是會給詩人帶來審美愉悅或創(chuàng)作快感,雖然那只是偶爾的;這正如整日陰郁的老鐵匠偶然也會有喜悅的時候:
在冰冷的鐵匠鋪獨自生活的老鐵匠整天一臉煙氣
偶爾一陣喜悅
二、由兩可到兩不:對中老年人生的非典型感悟
喜歡冷靜而非熱鬧,重視成品而非過程,強調內斂而非張揚。這與年輕人的喜好和習慣正好相反。這是中老年人的人生觀和詩歌觀。
吉軍精準寫出了中老年人的命運狀態(tài)和人生感想。
我發(fā)現(xiàn),他特別喜歡用“既不……也不”(類似的句式是“既沒有……也沒有”等)這樣的“兩不”否定句式。比如《背口袋的人(之六)》云:“他不會讓口袋太重/站在蘆葦之上他像蜻蜓/也不會讓口袋太輕/蘆葦恰到好處地彎曲”?!稛o論如何》云:“翹是翹不起來/怕是/夾也夾不緊”?!秾τ凇吩疲?ldquo;唯獨地球,與太陽保持了/不是太近,也不太遠的距離”?!端R樁》云:“仿佛聽到你的嘶鳴/我不呼喚/也不移動”?!读鲝棥吩疲?ldquo;它不追隨/也不尋找”?!度f物》云:“你躡手躡腳地生活/不愿意驚擾沉睡中的側臥的大海/也不愿意驚擾警醒著的屋檐下的麻雀”?!懂愇铩吩疲?ldquo;既沒有銹蝕掉/也沒有繃斷開的一圈鐵絲”?!镀鸷健吩疲?ldquo;它沒有鳴笛催你/也沒有關閉渦輪機”。
吉軍如此頻繁地使用這樣的“兩不”否定句式(我之所以如此不厭其煩地引用這些詩行,是因為我也慣用類似的句式),至少可以有兩個向度的解釋。
一,他還保留著青少年時代的否定思維模式,1980年代,尼采的否定思維對中國青少年影響深遠,甚至終身都不會抹去——所謂再否定,并不意味著前面的否定的消除。
二,他袒露了人到中年尷尬、失落與無奈的人生狀態(tài)和自謙與自嘲的人生態(tài)度。孔子有所謂的“兩可論”,即“無可,無不可。”一件事我們可做可不做,表明我們還有選擇的余地,我們還有主體性可以肯定。從“兩可”到“兩不”,就是從肯定到否定,從主動到被動,從有選擇的自由到?jīng)]有選擇的局限。少年壯志當拿云,而到了中年,這拿云的手只能握管寫點文字,甚至只能操持點雞毛蒜皮,抒情主人公怎么不搖頭嘆息、自怨自艾?偶然地,可能還會“老夫聊發(fā)少年狂”,一時激發(fā)起一點幻想、希望與憧憬,但旋即到來的是絕望與幻滅:“擊起一串氣泡,又一一破滅。”(《雨天的一種方式》)。
在充分認識到這個人生的局限之后,中年人甚至有時會甘于平庸,認可中庸,即否定之前的理想主義、雄心壯志與奮斗精神。
就自我審視而言,經(jīng)過幾十年的和光同塵、與世俗妥協(xié)、經(jīng)驗主義的浸染,中年人的眼睛不再清明、心靈不再清凈,連自己的影子都照不見,而且還不知道何時才能或者有沒有可能重新變清?!段迨畾q的河水》一詩就是這種難堪狀態(tài)的自況:
照不出五十歲的影子的河水
該是多么渾濁
它要流淌多久
在哪一個轉彎處
才能重新變得清澈
由于有了對平凡人生的高度認可與強烈感受,詩人在思想情感上上把自己的命運和底層民眾的命運緊密結合起來,對他們的困難、苦難與困苦感同身受。他慣于用羊群和蟻群來比喻群眾(包括作為蕓蕓眾生之一的自我),然后展開對普通人的命運的嗟嘆或代言,既對他們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又對他們的麻木心態(tài)表示微諷。他在《羊群》一詩里寫道:
面對宰割,羊群里沒有一只羊會驚慌
揪出一只,才會叫喚,掙扎
這是寫羊群里羊們的相處規(guī)則;緊接著,作者直接點出這也是人群里人的處事行為特點:
很多時候,比如面對歲月的鈍刀子
我們何曾不是這樣
順便說一下,這首詩保持總體象征到最后可能更加完備,這最后兩行卒章顯志,反而顯得累贅——因為讀者從第一行就比較容易認識到作者寫羊的實質是寫人,所以沒必要在任何地方點明。
《螞蟻》一詩也是通篇用螞蟻象征底層民眾,結尾也存在不必要的點明這個問題。作者在前面一直在感嘆螞蟻的艱辛、本分與卑賤;到最后一行由螞蟻轉到把普通人比作螞蟻——普通人的命運并不比螞蟻好,存在的意義也并不比螞蟻大:
它們感知到云層,目光卻從未從腳下移開
它們做著最容易的事情,至少看上去
沒那么多的夢想和使命
難道我們比螞蟻存在的更有意義
的確,作為蟻族和羊群的普通人,得過且過是他們無奈的選擇。面對現(xiàn)實事務,作者情不自禁地展露了深深的無能為力甚至自我挫敗意識。當他回到村子里,農村無論在硬件還是在軟件建設上,其實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需要我們出手去大干一番。但是,由于意識到種種條件的限制,作者只能把自己當做村莊的過客,而不是參與者,更不是主人翁。作者在《經(jīng)過》一詩中寫道:“我不能給沉睡中的村莊帶來更多的安寧/也不能帶來另外的騷動”。由于離開得太久,作者和村莊已經(jīng)相互陌生和隔膜,他已經(jīng)由村里的成員變成了旁觀者,他回到村莊,但無法回到村莊的里面。這種參與感的失落在《點燈》一詩中也有表現(xiàn)。抒情主人公摸黑點亮了一盞燈,但他旋即退出燈光的照射范圍;這時黑暗像一股復辟的反動力量,要把燈重新奪回去。“我”呢既沒有享受也沒有出手保護自己的勞動成果,反而采取了逃避與旁觀的姿態(tài),似乎那由他親手點亮的燈的存續(xù)跟自己已經(jīng)沒有多大關系:
你不讀書,不寫字
在一邊玩游戲
詩人對已經(jīng)污化的自我情操的重新清化表示懷疑,但他對社會風氣的清化卻表示信心和贊賞。這表明,他的社會理想已經(jīng)退化或減弱,或者說他對社會的戲劇性變革已經(jīng)不抱希望。我們在青年時代曾經(jīng)冀望社會能在不遠的將來變得徹底的清朗與清明,一掃所有的污濁與渾濁;但是,到了中年,我們的社會改造目標已經(jīng)嚴重縮水、下降,社會稍稍有點改良、進步,我們就會感到滿意甚至贊美起來?!督衲辍芬辉娫疲?br />
當我再次面對這河水
它依然渾濁
可你要知道
它已清澈了很多
中國人自古有把河海當做社會象征的思維傳統(tǒng)。這里的“河水”可以理解為“社會風氣”尤其是“官場風氣”。作者首先承認,這個社會“依然渾濁”,充滿骯臟、罪惡與不公等渾濁現(xiàn)象;但他筆鋒一轉,口氣變了,說,今年的河水比去年“清澈了很多”,他就覺得值得點贊。他用來衡量的時間尺度由十年甚至百年縮短為一年,他不再有“絕對清澈”的觀念和要求,而只是在相對程度上做出評價。
吉軍在確定并強化自己作為普通人的現(xiàn)實身份意識之后,固然有時悲嘆時運之不濟、天公之不公、人生之不幸、理想之不達。但他同時也展現(xiàn)了中年人才有的豁達、達觀、自足、平衡甚至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在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里,船被象征為人類行為的載體,大海則往往被作為外在的一種強大存在,它有時會侵犯、制約甚至毀滅船只。兩者的關系似乎是對立的。但那樣的緊張關系可能存在于青年人的心目中。在中老年人看來,兩者的關系是可以調和、兼顧與平衡的:
它遵從大海的規(guī)則,自己的規(guī)則
也不想做出改變
既能“遵從大海的規(guī)則”,又能保持自己的規(guī)則;這樣的境界大概就是孔子所樂道的“從心所欲不逾矩”——主觀與客觀之間相互和諧。說實話,對于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普通人而言,這種和諧境界的獲得主要是靠自我的調適或者說主觀的讓步。有時,這種讓步會達到匪夷所思的喪失自我的地步,即本來應該反抗侵犯者的姿態(tài)會反轉為對侵犯者的追隨。在《遇見》,那種外來的侵犯力量由大海變?yōu)橐皇猓?br />
一束手電筒的光照過來
先是打在你的臉上
這束手電筒的光像一記耳光“打在你的臉上”,甚至進而“把你逼到了世界的墻角”。按照常情,你應該立即奮起反抗;但你不僅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忍耐與等待。出乎意料的是:當那束光從你身上離開,你不僅感到輕松與慶幸,而且居然還用目光追隨它的方向:
你長舒一口氣
跟著那束光使勁地看
這讓我想起耶穌說的,誰打你左臉,你把右臉也給他打。耶穌所教導的是一種忍耐哲學與受難意識。而《遇見》的作者所要主張的可能是:人在遇到威脅時,不必著急,因為危機本身蘊含著轉危為機的可能性。強光一開始讓你無法適應或承受,但適應了之后,你會樂意被它照亮,并且借由它看到更多的事物——尤其是它能引領你的目光向上抵達天空。
這種向上的沖動可以造就崇高的品德,使中年人能把自己從悲劇性的命運泥潭中拔舉出來,去托舉他者,從而達到自我價值升華的高尚的人生境界。《拴馬樁》是吉軍的代表作,他以深切的代入意識、高超的“我”化思維和嫻熟的擬人技巧,以“我”模仿拴馬樁的口吻,一方面悲嘆拴馬樁的不幸命運:被固定不能動、在風雨中漸漸腐朽、眼看著自己被野草淹沒。但“我”掛念更多的不是自己的悲慘處境,而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馬。“我”反思自己對于馬的雙重作用,既是馬休息的港灣,也是馬被栓住的羈絆。當然,“我”更多地是希望馬能在自己身邊休息之后重新出發(fā),“我”有點戀戀不舍,但更多地是慷慨地想象馬在外面的廣闊天地里馳騁的矯健身姿和發(fā)展態(tài)勢,“我”對馬充滿關懷、羨慕與祝福。這樣的拴馬樁與馬的關系讓我想起了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人到中年的父母,一方面希望子女留在身邊,另一方面祝愿甚至支援子女在外面闖蕩,直到成龍成鳳。當“我”想象著馬“踏上山崗”或“掠過平原”時,中年人的卑微與無奈、沮喪與絕望情緒被一掃而光,哪怕“我”行將就木,“我”也感到驕傲與滿足;因為“拴馬樁”的理想在馬身上得到了實現(xiàn)。
總之,吉軍此集是當代中國中年詩學的又一典范,可喜可賀,值得更多的詩友逐字逐篇地欣賞、學習,從中獲取豐富的人生啟迪和寫作資源。
楊吉軍先生的詩是我最喜歡甚至欽敬的品類,因為這些文本精神硬朗、思想深刻、情緒飽滿、意象精準、肌理固實、紋樣簡勁、修辭別致。
集子里的大部分作品都標了寫作時間,從2022年4月1到2022年7月13日,尤其集中于4月到6月。2022年的那個夏天,已經(jīng)基本停筆多年的吉軍突然猶如詩靈附體,靈光乍現(xiàn),靈感迸發(fā),下筆有神,以原子彈爆炸的速度和力度,暴寫出了他這一生也是當代中國詩歌品質最高的一批杰作。
許多詩人的總體風格都可以用一樣物象來象征性地概括,比如月之于李白、淚之于杜甫、玉之于李商隱、霜之于杜牧、云之于李賀等等。我們還可以用諸如花、水、鹽、山、石頭等形容某些詩人的大致風貌。用來涵蓋吉軍詩風的最貼切的字眼——毫無疑問——是鐵。
此集第一輯名為“鐵匠之歌”,也可用來命名全集。寫詩中的吉軍自比為鐵匠,他把自己的詩比作鐵匠所唱的歌或關于鐵匠的歌;可謂自覺又自豪。全集開篇名為:“鐵匠和他的鐵”,亦可換說為“鐵匠吉軍和他的鐵詩”。鐵元素或明或暗、或密或疏分布于吉軍幾乎所有的字里行間。因此,“鐵匠詩人”或“鐵血詩人”之名在我腦中呼之欲出。也許后者更合適,因為吉軍并不真的是鐵匠出身,鐵匠并不是他的真實身份之一;他并不以打鐵為生,但他的血液里流淌著鐵性,他的骨頭是錚錚鐵骨。
吉軍落筆,如鐵錘砸中鐵砧上燒得通紅的鐵塊,穩(wěn)準狠,頓時鐵花四濺,叮當作響,有時一錘子便使那鐵器成行,有時則要重擊好幾下才能鐵板釘釘。這些文字鐵器一旦定型,你可以說個別個體這兒多了一個角那兒多了一只腳,有理由建議作者“斬釘截鐵”地去掉某個局部,但整個構型因其內在的穩(wěn)固與密實,是無法變動的,更別說往里塞什么貨色了。
吉軍對于打鐵這個行當有著真切而細致的觀察和了解:
而隨著滋啦滋啦
一小縷一小縷的青煙,一塊鐵也就一層層地碎了
這樣簡省的描繪有聲有色、活靈活現(xiàn)而且充滿質感,一定是來自真實的生活。不過,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吉軍并不像小說家那樣去再現(xiàn)鐵匠的工作細節(jié),詩人更擅長的或者說更樂意做的,是尋找或創(chuàng)造現(xiàn)象之上的寓意,所謂思想的過程是從對生活的敘述上升到人生的感悟。吉軍的這組詩對鐵匠的種種動作和神態(tài)以及與其有關系的人物和事物的描寫都是一筆帶過,而其語句間密布著或秘藏著豐富的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領悟,有些甚至可以解讀為對詩歌寫作的見解。
這組詩的主人公是一個老鐵匠,或者說“老男人”,我們可以置換為“老詩人”——不妨看做有幾十年詩齡的吉軍的自況。老鐵匠已經(jīng)走過“火星四濺的生活”,也就是說,他現(xiàn)在的生活里已經(jīng)不再“火星四濺”,已經(jīng)不再“火熱”,或者說,“火熱”已經(jīng)不再是他的追求,相反他甚至要故意給“火熱”的鐵降溫。他吁求道:“我是鐵,請給我大盆的冰涼的水”。他認為,冰涼甚至冰冷反而成了他的人與詩的正常甚或應該的狀態(tài)。
這部集子里的詩,哪怕是抒情詩,也不再是熱抒情,而是冷抒情;是在激情冷卻之后的回放式的情感再現(xiàn),而不是滾燙情感的現(xiàn)時涌現(xiàn)。而冷卻或抑制激情的裝置或方法是對經(jīng)驗的反思,思想的深度取代了感情的烈度,經(jīng)驗的重量超過了感覺的熱度:“原本就是沉的/原本就不是火熱”。鍛打的結果比打造的過程更重要。正在被鍛造的鐵是軟的、紅的、可變的,還不是可用的器具,儼然是火的奴隸;鍛造完成的鐵是已然冷卻的鐵,所以是硬的、黑的、成型的、可以直接使用,已經(jīng)擺脫了火的感染和控制。成熟的詩人更加注重的是文字成品所蘊含的質地、光澤和審美效果,而不是抒發(fā)過程中感情宣泄的快感體驗。這樣的成品必須具有濃縮性、自足性、固定性和飽和度。無疑,鐵是最具有這些特性的。無疑,這部集子里的詩——無論主題是鐵還是其它——也都具有這些特性。
關于詩歌之于詩人的功能或者說詩歌如何參與詩人命運的演進,我們也可以從吉軍的鐵詩中得到一些端倪。詩歌對于詩人的生活現(xiàn)實能起什么作用?詩歌能改變詩人的生活嗎?變好還是變壞?一般人當然希望變好,一個詩人靠詩歌寫作成名之后,他的生活條件能隨之改善嗎?吉軍對這個問題應該是有過反復的思考,他甚至曾希望詩歌能改善他的生活。這種思考后來讓位于實際感受,而他思考的結果是:詩歌與實際生活沒有多大關系,哪怕有關系,也不在于生活本身的改變,而是生活態(tài)度或生活觀念的改變,比如詩歌有助于穩(wěn)固或提高精神性價值觀的比例,僅此而已。
他知道這塊鐵改變不了他的生活
但并不是說,他沒有想過用這塊鐵改變過生活
我們可以把這兩行詩置換為詩學語言:
他知道詩歌(這塊鐵)改變不了他的生活
但并不是說,他沒有想過用詩歌(這塊鐵)改變過生活
詩人反復強調:鐵,哪怕好鐵也改變不了鐵匠,正如鐵匠改變不了鐵。同理,詩歌,哪怕是好詩,與詩人的生活也關系不大。
當然,詩歌寫作還是會給詩人帶來審美愉悅或創(chuàng)作快感,雖然那只是偶爾的;這正如整日陰郁的老鐵匠偶然也會有喜悅的時候:
在冰冷的鐵匠鋪獨自生活的老鐵匠整天一臉煙氣
偶爾一陣喜悅
二、由兩可到兩不:對中老年人生的非典型感悟
喜歡冷靜而非熱鬧,重視成品而非過程,強調內斂而非張揚。這與年輕人的喜好和習慣正好相反。這是中老年人的人生觀和詩歌觀。
吉軍精準寫出了中老年人的命運狀態(tài)和人生感想。
我發(fā)現(xiàn),他特別喜歡用“既不……也不”(類似的句式是“既沒有……也沒有”等)這樣的“兩不”否定句式。比如《背口袋的人(之六)》云:“他不會讓口袋太重/站在蘆葦之上他像蜻蜓/也不會讓口袋太輕/蘆葦恰到好處地彎曲”?!稛o論如何》云:“翹是翹不起來/怕是/夾也夾不緊”?!秾τ凇吩疲?ldquo;唯獨地球,與太陽保持了/不是太近,也不太遠的距離”?!端R樁》云:“仿佛聽到你的嘶鳴/我不呼喚/也不移動”?!读鲝棥吩疲?ldquo;它不追隨/也不尋找”?!度f物》云:“你躡手躡腳地生活/不愿意驚擾沉睡中的側臥的大海/也不愿意驚擾警醒著的屋檐下的麻雀”?!懂愇铩吩疲?ldquo;既沒有銹蝕掉/也沒有繃斷開的一圈鐵絲”?!镀鸷健吩疲?ldquo;它沒有鳴笛催你/也沒有關閉渦輪機”。
吉軍如此頻繁地使用這樣的“兩不”否定句式(我之所以如此不厭其煩地引用這些詩行,是因為我也慣用類似的句式),至少可以有兩個向度的解釋。
一,他還保留著青少年時代的否定思維模式,1980年代,尼采的否定思維對中國青少年影響深遠,甚至終身都不會抹去——所謂再否定,并不意味著前面的否定的消除。
二,他袒露了人到中年尷尬、失落與無奈的人生狀態(tài)和自謙與自嘲的人生態(tài)度。孔子有所謂的“兩可論”,即“無可,無不可。”一件事我們可做可不做,表明我們還有選擇的余地,我們還有主體性可以肯定。從“兩可”到“兩不”,就是從肯定到否定,從主動到被動,從有選擇的自由到?jīng)]有選擇的局限。少年壯志當拿云,而到了中年,這拿云的手只能握管寫點文字,甚至只能操持點雞毛蒜皮,抒情主人公怎么不搖頭嘆息、自怨自艾?偶然地,可能還會“老夫聊發(fā)少年狂”,一時激發(fā)起一點幻想、希望與憧憬,但旋即到來的是絕望與幻滅:“擊起一串氣泡,又一一破滅。”(《雨天的一種方式》)。
在充分認識到這個人生的局限之后,中年人甚至有時會甘于平庸,認可中庸,即否定之前的理想主義、雄心壯志與奮斗精神。
就自我審視而言,經(jīng)過幾十年的和光同塵、與世俗妥協(xié)、經(jīng)驗主義的浸染,中年人的眼睛不再清明、心靈不再清凈,連自己的影子都照不見,而且還不知道何時才能或者有沒有可能重新變清?!段迨畾q的河水》一詩就是這種難堪狀態(tài)的自況:
照不出五十歲的影子的河水
該是多么渾濁
它要流淌多久
在哪一個轉彎處
才能重新變得清澈
由于有了對平凡人生的高度認可與強烈感受,詩人在思想情感上上把自己的命運和底層民眾的命運緊密結合起來,對他們的困難、苦難與困苦感同身受。他慣于用羊群和蟻群來比喻群眾(包括作為蕓蕓眾生之一的自我),然后展開對普通人的命運的嗟嘆或代言,既對他們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又對他們的麻木心態(tài)表示微諷。他在《羊群》一詩里寫道:
面對宰割,羊群里沒有一只羊會驚慌
揪出一只,才會叫喚,掙扎
這是寫羊群里羊們的相處規(guī)則;緊接著,作者直接點出這也是人群里人的處事行為特點:
很多時候,比如面對歲月的鈍刀子
我們何曾不是這樣
順便說一下,這首詩保持總體象征到最后可能更加完備,這最后兩行卒章顯志,反而顯得累贅——因為讀者從第一行就比較容易認識到作者寫羊的實質是寫人,所以沒必要在任何地方點明。
《螞蟻》一詩也是通篇用螞蟻象征底層民眾,結尾也存在不必要的點明這個問題。作者在前面一直在感嘆螞蟻的艱辛、本分與卑賤;到最后一行由螞蟻轉到把普通人比作螞蟻——普通人的命運并不比螞蟻好,存在的意義也并不比螞蟻大:
它們感知到云層,目光卻從未從腳下移開
它們做著最容易的事情,至少看上去
沒那么多的夢想和使命
難道我們比螞蟻存在的更有意義
的確,作為蟻族和羊群的普通人,得過且過是他們無奈的選擇。面對現(xiàn)實事務,作者情不自禁地展露了深深的無能為力甚至自我挫敗意識。當他回到村子里,農村無論在硬件還是在軟件建設上,其實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需要我們出手去大干一番。但是,由于意識到種種條件的限制,作者只能把自己當做村莊的過客,而不是參與者,更不是主人翁。作者在《經(jīng)過》一詩中寫道:“我不能給沉睡中的村莊帶來更多的安寧/也不能帶來另外的騷動”。由于離開得太久,作者和村莊已經(jīng)相互陌生和隔膜,他已經(jīng)由村里的成員變成了旁觀者,他回到村莊,但無法回到村莊的里面。這種參與感的失落在《點燈》一詩中也有表現(xiàn)。抒情主人公摸黑點亮了一盞燈,但他旋即退出燈光的照射范圍;這時黑暗像一股復辟的反動力量,要把燈重新奪回去。“我”呢既沒有享受也沒有出手保護自己的勞動成果,反而采取了逃避與旁觀的姿態(tài),似乎那由他親手點亮的燈的存續(xù)跟自己已經(jīng)沒有多大關系:
你不讀書,不寫字
在一邊玩游戲
詩人對已經(jīng)污化的自我情操的重新清化表示懷疑,但他對社會風氣的清化卻表示信心和贊賞。這表明,他的社會理想已經(jīng)退化或減弱,或者說他對社會的戲劇性變革已經(jīng)不抱希望。我們在青年時代曾經(jīng)冀望社會能在不遠的將來變得徹底的清朗與清明,一掃所有的污濁與渾濁;但是,到了中年,我們的社會改造目標已經(jīng)嚴重縮水、下降,社會稍稍有點改良、進步,我們就會感到滿意甚至贊美起來?!督衲辍芬辉娫疲?br />
當我再次面對這河水
它依然渾濁
可你要知道
它已清澈了很多
中國人自古有把河海當做社會象征的思維傳統(tǒng)。這里的“河水”可以理解為“社會風氣”尤其是“官場風氣”。作者首先承認,這個社會“依然渾濁”,充滿骯臟、罪惡與不公等渾濁現(xiàn)象;但他筆鋒一轉,口氣變了,說,今年的河水比去年“清澈了很多”,他就覺得值得點贊。他用來衡量的時間尺度由十年甚至百年縮短為一年,他不再有“絕對清澈”的觀念和要求,而只是在相對程度上做出評價。
吉軍在確定并強化自己作為普通人的現(xiàn)實身份意識之后,固然有時悲嘆時運之不濟、天公之不公、人生之不幸、理想之不達。但他同時也展現(xiàn)了中年人才有的豁達、達觀、自足、平衡甚至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在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里,船被象征為人類行為的載體,大海則往往被作為外在的一種強大存在,它有時會侵犯、制約甚至毀滅船只。兩者的關系似乎是對立的。但那樣的緊張關系可能存在于青年人的心目中。在中老年人看來,兩者的關系是可以調和、兼顧與平衡的:
它遵從大海的規(guī)則,自己的規(guī)則
也不想做出改變
既能“遵從大海的規(guī)則”,又能保持自己的規(guī)則;這樣的境界大概就是孔子所樂道的“從心所欲不逾矩”——主觀與客觀之間相互和諧。說實話,對于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普通人而言,這種和諧境界的獲得主要是靠自我的調適或者說主觀的讓步。有時,這種讓步會達到匪夷所思的喪失自我的地步,即本來應該反抗侵犯者的姿態(tài)會反轉為對侵犯者的追隨。在《遇見》,那種外來的侵犯力量由大海變?yōu)橐皇猓?br />
一束手電筒的光照過來
先是打在你的臉上
這束手電筒的光像一記耳光“打在你的臉上”,甚至進而“把你逼到了世界的墻角”。按照常情,你應該立即奮起反抗;但你不僅沒有這么做,而是選擇忍耐與等待。出乎意料的是:當那束光從你身上離開,你不僅感到輕松與慶幸,而且居然還用目光追隨它的方向:
你長舒一口氣
跟著那束光使勁地看
這讓我想起耶穌說的,誰打你左臉,你把右臉也給他打。耶穌所教導的是一種忍耐哲學與受難意識。而《遇見》的作者所要主張的可能是:人在遇到威脅時,不必著急,因為危機本身蘊含著轉危為機的可能性。強光一開始讓你無法適應或承受,但適應了之后,你會樂意被它照亮,并且借由它看到更多的事物——尤其是它能引領你的目光向上抵達天空。
這種向上的沖動可以造就崇高的品德,使中年人能把自己從悲劇性的命運泥潭中拔舉出來,去托舉他者,從而達到自我價值升華的高尚的人生境界。《拴馬樁》是吉軍的代表作,他以深切的代入意識、高超的“我”化思維和嫻熟的擬人技巧,以“我”模仿拴馬樁的口吻,一方面悲嘆拴馬樁的不幸命運:被固定不能動、在風雨中漸漸腐朽、眼看著自己被野草淹沒。但“我”掛念更多的不是自己的悲慘處境,而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馬。“我”反思自己對于馬的雙重作用,既是馬休息的港灣,也是馬被栓住的羈絆。當然,“我”更多地是希望馬能在自己身邊休息之后重新出發(fā),“我”有點戀戀不舍,但更多地是慷慨地想象馬在外面的廣闊天地里馳騁的矯健身姿和發(fā)展態(tài)勢,“我”對馬充滿關懷、羨慕與祝福。這樣的拴馬樁與馬的關系讓我想起了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人到中年的父母,一方面希望子女留在身邊,另一方面祝愿甚至支援子女在外面闖蕩,直到成龍成鳳。當“我”想象著馬“踏上山崗”或“掠過平原”時,中年人的卑微與無奈、沮喪與絕望情緒被一掃而光,哪怕“我”行將就木,“我”也感到驕傲與滿足;因為“拴馬樁”的理想在馬身上得到了實現(xiàn)。
總之,吉軍此集是當代中國中年詩學的又一典范,可喜可賀,值得更多的詩友逐字逐篇地欣賞、學習,從中獲取豐富的人生啟迪和寫作資源。
2023,6,7子夜
敬書于京郊營慧寺
敬書于京郊營慧寺
很贊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