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虛設的“故鄉(xiāng)山”而層疊著故鄉(xiāng)的高度
——讀林柳彬《故鄉(xiāng)山》
2023-04-09 11:21:57 作者:陳明火 | 來源:中詩網 | 閱讀: 次
陳明火,筆名執(zhí)仗,湖北省鄂州市峒山人。湖北省作協(xié)第五、六屆委員。已出版著作《無鎖的情空》《挑剔名作及評點》《“包氏佛詩”的考索》等十部(三部中英對譯),編著《進格作文》、主編省級教材《綜合閱讀》等三十余部。已在國內外發(fā)表詩、文數百萬字,有兩百余首(篇)譯成英、日、希臘、俄羅斯、韓等文字。曾獲《中國作家》2003年“全國評比”特等獎、希臘作家藝術家國際協(xié)會2005年度“歐洲聯(lián)盟杯”獎等多次。另有陳明火詩文評論集《抒情者的迷途》一部。
乍一看《故鄉(xiāng)山》的詩題,便會覺得在“故鄉(xiāng)”與“山”之間少了一個“的”字。再一想,不!如果真的加上了一個“的”字,那個寫詩如同寫命——即他所說的“寫詩,無非是保留人的獨立、自由與尊嚴,這對作者來說才是最高的獎賞”的八0后詩人林柳彬,就不是一個十分注重語言活力、充分發(fā)揮詞語潛能的當代詩人,而是一個寫一些司空見慣的“故鄉(xiāng)的山”、“故鄉(xiāng)的水”的一般詩人或“故鄉(xiāng)的山來故鄉(xiāng)的水”的流行歌曲的歌詞作者了。
在我的記憶里,林柳彬與他那同為青年才俊、同吃編輯飯的劉俊堂一樣是一個敬畏藝術,敬重藝術作品,尤其是詩歌語言的脫俗化、個性化的詩人、作家。大約二十歲左右的他,因在《大家》發(fā)詩作而被誠邀當上《江南風》文學雜志的編輯。他發(fā)我的一篇近三萬字的小說《暴風雨》時,特意給我打電話想讓我把“暴風雨”改一改。我想了一下作答,用“暴風有雨”如何?他聽后笑著說,好,就“暴風有雨”。在發(fā)我的長詩《自救日記》時,因懼“自救”一詞而改為“北上”——即《北上日記》,他亦挺認真地告訴我之原委。稍后,為之寫了篇很有見地的長篇評論:《對一首詩的閱讀——淺析陳明火長詩<自救日記>》(2004年《世紀瞭望》4期——此詩獲《中國作家》2003年“全國評比”特等獎、希臘作家藝術家國際協(xié)會2005年“歐洲聯(lián)盟杯”獎,他與“火柴盒”詩歌沙龍“談詩論道”的另幾根火柴——冰哥、阿蹦、長毛、雞翅木等功不可沒,因為詩中已留存他們的姿勢、心跳與聲音)。說真的,他連他所負責發(fā)表不同作品的題目及作品的藝術品位都是如此的看重,若干年后對自己所精心創(chuàng)作的《故鄉(xiāng)山》之詩題,包括作品組構中的排他性以及敘述等方面的藝術技巧等,肯定是不會輕視,或是隨意而為之的。
在我看來,林柳彬已把他那從內心深處流淌的無限深情,堆成想象中所虛設的“故鄉(xiāng)山”。而后,似一個搭積木的聰慧孩子調動各種不同的藝術手段,在自然地理的特定意義與象征意義的“故鄉(xiāng)山”上,層疊著故鄉(xiāng)的不同高度。
進入《故鄉(xiāng)山》,看到詩中幾次提到“月亮記住了”與“記住了”中出現(xiàn)的人稱代詞“我”、“你”與非人稱代詞“它”,倍感親切。在稍作停留之后,就會想到諾貝爾獎獲得者高行健長篇小說《靈山》中的你、我、他三種敘述手段。比如,小說里,每一個小故事永遠是兩個人在對話。當敘事人稱是你的時候,世界仿佛輕靈的夢,從身體里被呼喚出來,演變成代表我性欲,代表我本能,代表人在世界上是偶在的本質的她,兩個人彼此面目模糊,看不清對方身影。又比如你游蕩在這個世界,顯得太寂寞,于是找到了我,而他在這個世界旁觀著我,然后異化出你內心中代表著我性欲的她,最后回歸到在塵世中被逼成虛無飄渺的你,然后只有他,我消失,她不在。
誠然,詩人林柳彬的人稱代詞之運用,遠沒有小說家高行建弄得那么復雜,但他有自己敘述中的一些獨特之處。比如,他在敘述語義的片段時,可直接省略敘述中的“我”,讓“我”站在“月亮記住了”的背后,請知情的“月亮”代替“我”并記著“我”所熟悉的一切。當“月亮”幫“我”完成了特定的敘述任務之后,可讓曾站在后臺的“我”直接出場,敘述“我從來不記得魚”、“我不記得狗吠聲是由近而遠,還是由遠而近”、“我已經不記得那些喊過的名字”、“而我的遺忘也未能使它停歇”的所見所聞。另外,在“我”不需要參與詩句的敘述時,詩句中所出現(xiàn)的“我”、“他”與“你”就在靜態(tài)的敘述之中派上用場。如:“只是輕聲說:我記住了”(“我”,代“月亮”)、“它沒有巢,尖叫聲狠狠抓破了黑夜的臉”(“它”,代“鳥”)、“還有你,臉上的三道疤痕”、“你的雙手”(“你”,代“人”)……這些在詩句里可以自由出入的人稱代詞及非人稱代詞,均以自己不同的身份把“我”對故鄉(xiāng)的真情實感傳遞出來,使詩句呈現(xiàn)跌宕起伏、曲徑通幽之感。
如何讓《故鄉(xiāng)山》一詩的敘述力量,在靠近詩的那一維度表現(xiàn)出來,林柳彬可說是傾心盡力了。我贊同七0后詩人、作家劉俊堂對詩之語言等方面的評說:“《故鄉(xiāng)山》的根須深深地戳進大地,而語言,則是從天上而來,每一個詞都像接受洗禮后,才安然入座。這首詩幾乎放棄了修辭,過濾掉了所有似是而非的象征,詞語經過簡單的編碼,就抵達了一首詩歌可以取得的最高成就”、“《故鄉(xiāng)山》是一個奇跡,每一個名詞,都被喚醒,看似安靜,但都在暗處發(fā)出尖叫之聲?;煦绲南笳鞅晦饤?,而變得干凈,月光下的陰影,也仿佛晶瑩透亮,所有的事物,在月光下,在詩歌中,都找到了它的救贖之途。一圈又一圈逝去的年輪,沉重的生活,也似乎披上了圣者的光輝”(《名詞的尖叫——讀蟋蟀<故鄉(xiāng)山>》)。當然,林柳彬(筆名,蟋蟀)為了展示靜謐、溫煦的故鄉(xiāng)那讓人迷醉的夜間景致與人情,還把景物們呼吸著的聲音悄悄地與故鄉(xiāng)人心動的聲音聚合在一起,直至把那“月是故鄉(xiāng)明”、且懂得“我”之心情的“月”,放在了一個十分醒目的位置”。
今夜,月亮記住了每一棵樹的名字:楊柳,苦楝,桑。記住了
粗糙樹皮下酣睡不醒的蟲卵。
記住了一只鳥,它沒有巢,尖叫聲狠狠抓破了黑夜的臉,但月亮
無所謂,只是輕聲說:我記住了。
記住了一面墻,和磚塊里燒成白灰的田螺。
還有你,臉上的三道疤痕。
瞧,你的雙手,每一個指頭都有它的去向,它的姓名。
和遠處的屋檐一樣,它們住著一截骨頭,幾根
一碰就會尖叫的神經。
它現(xiàn)在在你的身上,就象砂石在路中央
為了輾平它不知磨損了多少車輪。
月亮,已經被意象化了。月亮,成為了“我”的代言人。這樣,詩中的“我”對心怡的故鄉(xiāng)愛得有多深,月亮便愛得有多深。也就是說,“我”能記得住的故鄉(xiāng)的一切,月亮照樣記得住。于是,林柳彬讓那滿懷激情的月亮在“記住了”的甜蜜的記憶里,自如地進入故鄉(xiāng)的地理版圖,進入故鄉(xiāng)那讓人迷醉的靜夜。
在敘述月亮“記住了”的方式里,我們可以看到林柳彬組構語義片段的不一般的能力。他先是從抽象(“每一棵樹的名字”)到具體的屬于江南故鄉(xiāng)幾種較常見的樹——“楊柳,苦楝,桑”入手,再從幾種常見樹的整體到局部的“粗糙樹皮下酣睡不醒的蟲卵”,凸顯了有序不紊、粗中有細的敘述力量。一只“酣睡不醒的蟲卵”的靜態(tài)存在,不只是觀察之細致入微,更重要的是暗示了故鄉(xiāng)人的那種心靜如水、自然生存的生活狀態(tài)。不僅如此,林柳彬還從一只鳥之形體到“尖叫聲狠狠抓破了黑夜的臉”之“鳥鳴”、從“墻”、“磚塊里燒成白灰的田螺”之吃與住到故鄉(xiāng)人的“臉上的三道疤痕”、“你的雙手,每一個指頭都有它的去向,它的姓名”等,其細處懾神的敘述真實有力地表達了故鄉(xiāng)景致與故鄉(xiāng)人的一種與世無爭、心安理得里的那份安靜、那份自在與那份愜意。
藝術的真實,原自自然的真實。林柳彬在這一方面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如何展示自然真實之范例。詩前,他讓月亮“記住了”故鄉(xiāng)的景致與故鄉(xiāng)人的一些讓人動情的細節(jié)或細處,然而,還有月亮沒有“記住了”的地方。此時此刻,為了活靈活現(xiàn)地繼續(xù)展示故鄉(xiāng)風土人情的“我”,也就是那個曾站在月亮背后或詩之背后的“我”亮相了。
對于“我”的堂而皇之的出場,林柳彬是有自己適切的安排的。他為之排除了他人習慣了的修辭上的、過于詩意的“詩人腔”或“詩歌調”,形成自己的個性較強的也是能接地氣的語調,讓故鄉(xiāng)的鄉(xiāng)景人情在能傳遞“我”自己的心靈信息中悄悄地漫溢出來。
我從來不記得魚。因為它一直在水中游,在溝渠里,在自己的鱗片深處。
不記得哪幾盞燈火比倒影先熄滅。
父親變得又聾又瞎,像一把用鈍的鐵鍬,靠在墻角。
我不記得狗吠聲是由近而遠,還是由遠而近。
村外的棉花都白了,揣著溫曖的棉籽。
露珠在地里沙沙地走來走去,茫無頭緒。
我已經不記得那些喊過的名字,它們像河水被一張張面孔舀走。
在廢棄的碼頭邊,一個矮子和他的綽號還
孤零零地掛在樹上。
身后,蛛網一節(jié)節(jié)地拆散。
林柳彬的居住地就在號稱“九十里長港”邊,對港水、對水中魚肯定有所了解。一句“我從來不記得魚”之“不記得”,與“不記得狗吠聲是由近而遠,還是由遠而近”、“已經不記得那些喊過的名字,它們像河水被一張張面孔舀走”(有“記得”的,因遺忘也有不記得的),其實都是“月亮記得住”之正話反說的不同形式之運用。他是想讓人從“不記得”的審美疑誤里,豁然開朗地進入“記得”或遺忘的語言符號之中。如,“我”記憶中的魚“在自己的鱗片深處”、“哪幾盞燈火比倒影先熄滅”、“父親變得又聾又瞎,像一把用鈍的鐵鍬,靠在墻角”、“一個矮子和他的綽號還/孤零零地掛在樹上”、“蛛網一節(jié)節(jié)地拆散”等,不僅是被“我”記住了,而且連細情末節(jié)都記得十分牢靠。就連那些不可磨滅的魚的部位、亮光何時熄滅、父親依墻的姿勢、愛爬樹的小子與蜘蛛網的破損,全都歷歷在目。所有這些,全是自然的實情實景被他那“自言自語/乃語言的宗旨/而游思隨想/恰是詩的本意”(高行建《游神與玄思》)的詩緒牽拉著,自然地上升到藝術的真實。
故鄉(xiāng)山越堆越高,那么多的月光夾進巖層,那么多白霜。
而我的遺忘也未能使它停歇:
草尖正慢慢向外刺傷我的皮膚,又老又丑。
《故鄉(xiāng)山》之“故鄉(xiāng)”,是一座“山”。
《故鄉(xiāng)山》一詩,以一個特殊意象“故鄉(xiāng)山”的虛設、以敘述人稱的靈動、以出其不意的敘述力量、以自然的真實等,將“我”對故鄉(xiāng)的一份份念想、厚愛與展望詩意地層疊著,使“我”的故鄉(xiāng)顯得“越堆越高”。
《故鄉(xiāng)山》之“故鄉(xiāng)”,是一座值得期待的“山”。
我們從“故鄉(xiāng)山”那含蘊無限的“越堆越高”的長勢里,也就是以靜態(tài)的“故鄉(xiāng)山”,對抗因時代變化已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了現(xiàn)實生活的嘈雜、焦躁與功利色彩等,能獲知“我”心中的故鄉(xiāng)及故鄉(xiāng)人沒有“停歇”,永遠會保持自己的那一種恬適與寧靜,永遠會保留自己的那一種昂揚向上或向前的自然姿態(tài)。
在我的記憶里,林柳彬與他那同為青年才俊、同吃編輯飯的劉俊堂一樣是一個敬畏藝術,敬重藝術作品,尤其是詩歌語言的脫俗化、個性化的詩人、作家。大約二十歲左右的他,因在《大家》發(fā)詩作而被誠邀當上《江南風》文學雜志的編輯。他發(fā)我的一篇近三萬字的小說《暴風雨》時,特意給我打電話想讓我把“暴風雨”改一改。我想了一下作答,用“暴風有雨”如何?他聽后笑著說,好,就“暴風有雨”。在發(fā)我的長詩《自救日記》時,因懼“自救”一詞而改為“北上”——即《北上日記》,他亦挺認真地告訴我之原委。稍后,為之寫了篇很有見地的長篇評論:《對一首詩的閱讀——淺析陳明火長詩<自救日記>》(2004年《世紀瞭望》4期——此詩獲《中國作家》2003年“全國評比”特等獎、希臘作家藝術家國際協(xié)會2005年“歐洲聯(lián)盟杯”獎,他與“火柴盒”詩歌沙龍“談詩論道”的另幾根火柴——冰哥、阿蹦、長毛、雞翅木等功不可沒,因為詩中已留存他們的姿勢、心跳與聲音)。說真的,他連他所負責發(fā)表不同作品的題目及作品的藝術品位都是如此的看重,若干年后對自己所精心創(chuàng)作的《故鄉(xiāng)山》之詩題,包括作品組構中的排他性以及敘述等方面的藝術技巧等,肯定是不會輕視,或是隨意而為之的。
在我看來,林柳彬已把他那從內心深處流淌的無限深情,堆成想象中所虛設的“故鄉(xiāng)山”。而后,似一個搭積木的聰慧孩子調動各種不同的藝術手段,在自然地理的特定意義與象征意義的“故鄉(xiāng)山”上,層疊著故鄉(xiāng)的不同高度。
進入《故鄉(xiāng)山》,看到詩中幾次提到“月亮記住了”與“記住了”中出現(xiàn)的人稱代詞“我”、“你”與非人稱代詞“它”,倍感親切。在稍作停留之后,就會想到諾貝爾獎獲得者高行健長篇小說《靈山》中的你、我、他三種敘述手段。比如,小說里,每一個小故事永遠是兩個人在對話。當敘事人稱是你的時候,世界仿佛輕靈的夢,從身體里被呼喚出來,演變成代表我性欲,代表我本能,代表人在世界上是偶在的本質的她,兩個人彼此面目模糊,看不清對方身影。又比如你游蕩在這個世界,顯得太寂寞,于是找到了我,而他在這個世界旁觀著我,然后異化出你內心中代表著我性欲的她,最后回歸到在塵世中被逼成虛無飄渺的你,然后只有他,我消失,她不在。
誠然,詩人林柳彬的人稱代詞之運用,遠沒有小說家高行建弄得那么復雜,但他有自己敘述中的一些獨特之處。比如,他在敘述語義的片段時,可直接省略敘述中的“我”,讓“我”站在“月亮記住了”的背后,請知情的“月亮”代替“我”并記著“我”所熟悉的一切。當“月亮”幫“我”完成了特定的敘述任務之后,可讓曾站在后臺的“我”直接出場,敘述“我從來不記得魚”、“我不記得狗吠聲是由近而遠,還是由遠而近”、“我已經不記得那些喊過的名字”、“而我的遺忘也未能使它停歇”的所見所聞。另外,在“我”不需要參與詩句的敘述時,詩句中所出現(xiàn)的“我”、“他”與“你”就在靜態(tài)的敘述之中派上用場。如:“只是輕聲說:我記住了”(“我”,代“月亮”)、“它沒有巢,尖叫聲狠狠抓破了黑夜的臉”(“它”,代“鳥”)、“還有你,臉上的三道疤痕”、“你的雙手”(“你”,代“人”)……這些在詩句里可以自由出入的人稱代詞及非人稱代詞,均以自己不同的身份把“我”對故鄉(xiāng)的真情實感傳遞出來,使詩句呈現(xiàn)跌宕起伏、曲徑通幽之感。
如何讓《故鄉(xiāng)山》一詩的敘述力量,在靠近詩的那一維度表現(xiàn)出來,林柳彬可說是傾心盡力了。我贊同七0后詩人、作家劉俊堂對詩之語言等方面的評說:“《故鄉(xiāng)山》的根須深深地戳進大地,而語言,則是從天上而來,每一個詞都像接受洗禮后,才安然入座。這首詩幾乎放棄了修辭,過濾掉了所有似是而非的象征,詞語經過簡單的編碼,就抵達了一首詩歌可以取得的最高成就”、“《故鄉(xiāng)山》是一個奇跡,每一個名詞,都被喚醒,看似安靜,但都在暗處發(fā)出尖叫之聲?;煦绲南笳鞅晦饤?,而變得干凈,月光下的陰影,也仿佛晶瑩透亮,所有的事物,在月光下,在詩歌中,都找到了它的救贖之途。一圈又一圈逝去的年輪,沉重的生活,也似乎披上了圣者的光輝”(《名詞的尖叫——讀蟋蟀<故鄉(xiāng)山>》)。當然,林柳彬(筆名,蟋蟀)為了展示靜謐、溫煦的故鄉(xiāng)那讓人迷醉的夜間景致與人情,還把景物們呼吸著的聲音悄悄地與故鄉(xiāng)人心動的聲音聚合在一起,直至把那“月是故鄉(xiāng)明”、且懂得“我”之心情的“月”,放在了一個十分醒目的位置”。
今夜,月亮記住了每一棵樹的名字:楊柳,苦楝,桑。記住了
粗糙樹皮下酣睡不醒的蟲卵。
記住了一只鳥,它沒有巢,尖叫聲狠狠抓破了黑夜的臉,但月亮
無所謂,只是輕聲說:我記住了。
記住了一面墻,和磚塊里燒成白灰的田螺。
還有你,臉上的三道疤痕。
瞧,你的雙手,每一個指頭都有它的去向,它的姓名。
和遠處的屋檐一樣,它們住著一截骨頭,幾根
一碰就會尖叫的神經。
它現(xiàn)在在你的身上,就象砂石在路中央
為了輾平它不知磨損了多少車輪。
月亮,已經被意象化了。月亮,成為了“我”的代言人。這樣,詩中的“我”對心怡的故鄉(xiāng)愛得有多深,月亮便愛得有多深。也就是說,“我”能記得住的故鄉(xiāng)的一切,月亮照樣記得住。于是,林柳彬讓那滿懷激情的月亮在“記住了”的甜蜜的記憶里,自如地進入故鄉(xiāng)的地理版圖,進入故鄉(xiāng)那讓人迷醉的靜夜。
在敘述月亮“記住了”的方式里,我們可以看到林柳彬組構語義片段的不一般的能力。他先是從抽象(“每一棵樹的名字”)到具體的屬于江南故鄉(xiāng)幾種較常見的樹——“楊柳,苦楝,桑”入手,再從幾種常見樹的整體到局部的“粗糙樹皮下酣睡不醒的蟲卵”,凸顯了有序不紊、粗中有細的敘述力量。一只“酣睡不醒的蟲卵”的靜態(tài)存在,不只是觀察之細致入微,更重要的是暗示了故鄉(xiāng)人的那種心靜如水、自然生存的生活狀態(tài)。不僅如此,林柳彬還從一只鳥之形體到“尖叫聲狠狠抓破了黑夜的臉”之“鳥鳴”、從“墻”、“磚塊里燒成白灰的田螺”之吃與住到故鄉(xiāng)人的“臉上的三道疤痕”、“你的雙手,每一個指頭都有它的去向,它的姓名”等,其細處懾神的敘述真實有力地表達了故鄉(xiāng)景致與故鄉(xiāng)人的一種與世無爭、心安理得里的那份安靜、那份自在與那份愜意。
藝術的真實,原自自然的真實。林柳彬在這一方面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如何展示自然真實之范例。詩前,他讓月亮“記住了”故鄉(xiāng)的景致與故鄉(xiāng)人的一些讓人動情的細節(jié)或細處,然而,還有月亮沒有“記住了”的地方。此時此刻,為了活靈活現(xiàn)地繼續(xù)展示故鄉(xiāng)風土人情的“我”,也就是那個曾站在月亮背后或詩之背后的“我”亮相了。
對于“我”的堂而皇之的出場,林柳彬是有自己適切的安排的。他為之排除了他人習慣了的修辭上的、過于詩意的“詩人腔”或“詩歌調”,形成自己的個性較強的也是能接地氣的語調,讓故鄉(xiāng)的鄉(xiāng)景人情在能傳遞“我”自己的心靈信息中悄悄地漫溢出來。
我從來不記得魚。因為它一直在水中游,在溝渠里,在自己的鱗片深處。
不記得哪幾盞燈火比倒影先熄滅。
父親變得又聾又瞎,像一把用鈍的鐵鍬,靠在墻角。
我不記得狗吠聲是由近而遠,還是由遠而近。
村外的棉花都白了,揣著溫曖的棉籽。
露珠在地里沙沙地走來走去,茫無頭緒。
我已經不記得那些喊過的名字,它們像河水被一張張面孔舀走。
在廢棄的碼頭邊,一個矮子和他的綽號還
孤零零地掛在樹上。
身后,蛛網一節(jié)節(jié)地拆散。
林柳彬的居住地就在號稱“九十里長港”邊,對港水、對水中魚肯定有所了解。一句“我從來不記得魚”之“不記得”,與“不記得狗吠聲是由近而遠,還是由遠而近”、“已經不記得那些喊過的名字,它們像河水被一張張面孔舀走”(有“記得”的,因遺忘也有不記得的),其實都是“月亮記得住”之正話反說的不同形式之運用。他是想讓人從“不記得”的審美疑誤里,豁然開朗地進入“記得”或遺忘的語言符號之中。如,“我”記憶中的魚“在自己的鱗片深處”、“哪幾盞燈火比倒影先熄滅”、“父親變得又聾又瞎,像一把用鈍的鐵鍬,靠在墻角”、“一個矮子和他的綽號還/孤零零地掛在樹上”、“蛛網一節(jié)節(jié)地拆散”等,不僅是被“我”記住了,而且連細情末節(jié)都記得十分牢靠。就連那些不可磨滅的魚的部位、亮光何時熄滅、父親依墻的姿勢、愛爬樹的小子與蜘蛛網的破損,全都歷歷在目。所有這些,全是自然的實情實景被他那“自言自語/乃語言的宗旨/而游思隨想/恰是詩的本意”(高行建《游神與玄思》)的詩緒牽拉著,自然地上升到藝術的真實。
故鄉(xiāng)山越堆越高,那么多的月光夾進巖層,那么多白霜。
而我的遺忘也未能使它停歇:
草尖正慢慢向外刺傷我的皮膚,又老又丑。
《故鄉(xiāng)山》之“故鄉(xiāng)”,是一座“山”。
《故鄉(xiāng)山》一詩,以一個特殊意象“故鄉(xiāng)山”的虛設、以敘述人稱的靈動、以出其不意的敘述力量、以自然的真實等,將“我”對故鄉(xiāng)的一份份念想、厚愛與展望詩意地層疊著,使“我”的故鄉(xiāng)顯得“越堆越高”。
《故鄉(xiāng)山》之“故鄉(xiāng)”,是一座值得期待的“山”。
我們從“故鄉(xiāng)山”那含蘊無限的“越堆越高”的長勢里,也就是以靜態(tài)的“故鄉(xiāng)山”,對抗因時代變化已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了現(xiàn)實生活的嘈雜、焦躁與功利色彩等,能獲知“我”心中的故鄉(xiāng)及故鄉(xiāng)人沒有“停歇”,永遠會保持自己的那一種恬適與寧靜,永遠會保留自己的那一種昂揚向上或向前的自然姿態(tài)。
2023年2月27——28日于鳥緣居
附:
故鄉(xiāng)山
林柳彬
今夜,月亮記住了每一棵樹的名字:楊柳,苦楝,桑。記住了
粗糙樹皮下酣睡不醒的蟲卵。
記住了一只鳥,它沒有巢,尖叫聲狠狠抓破了黑夜的臉,但月亮
無所謂,只是輕聲說:我記住了。
記住了一面墻,和磚塊里燒成白灰的田螺。
還有你,臉上的三道疤痕。
瞧,你的雙手,每一個指頭都有它的去向,它的姓名。
和遠處的屋檐一樣,它們住著一截骨頭,幾根
一碰就會尖叫的神經。
它現(xiàn)在在你的身上,就像砂石在路中央
為了輾平它不知磨損了多少車輪。
我從來不記得魚。因為它一直在水中游,在溝渠里,在自己的鱗片深處。
不記得哪幾盞燈火比倒影先熄滅。
父親變得又聾又瞎,像一把用鈍的鐵鍬,靠在墻角。
我不記得狗吠聲是由近而遠,還是由遠而近。
村外的棉花都白了,揣著溫曖的棉籽。
露珠在地里沙沙地走來走去,茫無頭緒。
我已經不記得那些喊過的名字,它們象河水被一張張面孔舀走。
在廢棄的碼頭邊,一個矮子和他的綽號還
孤零零地掛在樹上。
身后,蛛網一節(jié)節(jié)地拆散。
故鄉(xiāng)山越堆越高,那么多的月光夾進巖層,那么多白霜。
而我的遺忘也未能使它停歇:
草尖正慢慢向外刺傷我的皮膚,又老又丑。
很贊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