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仰視的一種思想與現(xiàn)實的高度
——讀蔡旭的散文詩《課外讀本:港珠澳大橋》
近日,有幸拜讀了蔡旭寫的散文詩《課外讀本:港珠澳大橋》,猶如沐浴春風,感覺就像眼下草木萌發(fā)的北方,閃耀著生機靈動的光芒。文章情感真摯,構思獨特,筆法輕盈,在平淡的語境中盡顯浪漫的抒情色彩。把一座震驚世界的港珠澳大橋藝術地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沿著作者的情感脈絡,又不難從中看出作者豐富的知識貯備和淵博的學識修養(yǎng),包括歷史、人文、以及對建筑力學的通曉與研究。
眾所周知,作為當今世界上目前最長的跨海大橋,是國家“十三五”特大重點工程項目之一,也是繼廣深港高鐵通車之后粵港澳大灣區(qū)互聯(lián)互通的戰(zhàn)略性工程。它的建成通車對國家的海上“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大灣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具有很大的戰(zhàn)略意義和國際影響力,昔日的“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的悲慘歷史已然不復存在了。
“一橋連接港珠澳,成了全世界最長的大橋。內行人稱它是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外國人稱之為‘世界新七大奇跡’。”通過上述文字的描述,作者巧妙地寫出了大橋在橋梁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世人對大橋的贊譽。言簡意賅,煉字精準。
接下來跟隨作者的情感走向走近這座大橋。“這里傾聽過文天祥《過伶仃洋》的悲嘆,見證過南宋王朝的覆滅。”這里“作為今天與明天的背景,一面鏡子鑒出了古今。”這是作者一種文化觀和歷史觀的體現(xiàn),用詞、描寫、議論、抒情自然得當,敘述簡潔明了、文筆精致細膩,尤其是以“它的美,卻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一筆把建橋的經過、心情、艱辛渲染于紙上。
接下來筆鋒一轉,通過一組數字化概念全面向讀者介紹了大橋的自然狀況,“全長55公里,建設9個春秋,投資1269億……”每一個漢字,都注入了作者的情感:“看得見的是數字,看不見的是心血,則無法計算。”一個“無法計算”,足以寫盡建筑的艱辛之巨大,建設者及工程管理人員所付出的心血與揮灑出的汗水,由此也讓人聯(lián)想到這不僅僅是一個“建一座大橋”這樣的簡單,更加讓人體會到我們這個國家現(xiàn)代科技水平和生產力的解放與進步,也充分表明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發(fā)展與強大,也更能激發(fā)出了人們的愛國熱情……
作者結合現(xiàn)實的教育與教學模式,采用物理、化學等教學用語寫道:“需要創(chuàng)新的是前所未有的科技,需要保持的是攻堅的毅力與信心”“卻無法化驗,風雨兼程中的建設者,是什么特殊的材料所合成”。諸如此類,就把一座現(xiàn)代化的舉世矚目的大橋展現(xiàn)于讀者和世人面前。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的確可以說是現(xiàn)代世界橋梁建設史上的一個奇跡。作者集各種學科技術所長,進一步調動抒情手段,為“大橋”進一步揮毫潑墨,增光添彩:“美在大橋,美在隧道,美在風光,美在色彩,美無處不在。”大橋的美是“雄壯到優(yōu)美”之間的婉轉悠揚,是“交響到小夜曲”之間的雄渾旖旎,像鄉(xiāng)音,像民謠,這座美麗的大橋啊,不更像一首振奮國人的歌嗎?這首歌的名字就是“我和我的祖國”!如此振奮人心的詩句,飽含著 這是多么強烈的愛國情感啊!
亞里士多德說:“語言的準確性,是優(yōu)良風格的基礎。”所以,讀到了這篇散文詩,不僅讓人眼前更加一亮,更讓人激情澎湃,血脈僨張。一切正如編者所言 :“一座港珠澳大橋,一部百科全書。不只是學生,每個人都可以到此收獲取之不盡的知識。”
該章散文詩,作者行文流暢,含義豐富,給人耳人目一新之感。另外,文章構思奇妙,前后照應,令人回味無窮,讓人感覺到“這”座橋不僅僅是一部建筑史上的百科全書,更是中華兒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氣節(jié)和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