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线免费_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只有精品_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久久_亚洲AV成人午夜亚洲美女_久久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熟女為您提供

中詩網(wǎng)

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 首頁 > 中國詩人 > 王立世

《詩籬笆》作品點評(十五)

2023-05-17 作者:王立世 | 來源:中詩網(wǎng) | 閱讀:
王立世,中國作協(xié)會員。在《詩刊》《中國作家》等國內(nèi)外多家報刊發(fā)表詩歌1000多首,在《詩探索》《江南詩》等報刊發(fā)表詩歌評論100多篇。詩歌入選100多部選本。獲“2022年度十佳華語詩人”、第三屆中國當代詩歌獎新銳獎、第二十五屆魯藜詩歌獎二等獎、2021年全國十佳詩歌評論家、2022年第二屆“名作欣賞杯”晉版圖書書評大賽二等獎、首屆“新時代.魯迅詩歌評論獎”等獎項。
 
等你,在雨中
余光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蟬聲沉落,蛙聲升起
一池的紅蓮如紅焰,在雨中
 
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
每朵蓮都像你
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
 
永恒,剎那,剎那,永恒
等你,在時間之外,
在時間之內(nèi),等你,在剎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會說,小情人
 
諾,這只手應(yīng)該采蓮,在吳宮
這只手應(yīng)該
搖一柄桂槳,在木蘭舟中
 
一顆星懸在科學(xué)館的飛檐
耳墜子一般的懸著
瑞士表說都七點了。忽然你走來
 
步雨后的紅蓮,翩翩,你走來
像一首小令
從一則愛情的典故里你走來
 
從姜白石的詞里,有韻地,你走來

  《鄉(xiāng)愁》是余光中家喻戶曉的懷鄉(xiāng)詩,《等你,在雨中》是他愛情詩的代表作。這首詩寫得很美,題目雖五個字,字字都有實質(zhì)性內(nèi)容。如果變成“在雨中,等你”,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雨中,是約會的自然環(huán)境,渲染情感的纏綿悱惻。雨是造虹的雨,色彩明亮,充滿希望。情景設(shè)置在蓮池旁,紅蓮如燃燒的火焰。蟬聲與蛙聲,此起彼落。在煙雨江南的美景中,沒有等來相約的戀人,應(yīng)該有些遺憾。如果換成心浮氣躁之人,可能急不可耐,一走了之。詩中的男子卻心平氣和、氣定神閑。移情于蓮,是人像蓮,還是蓮像人,是贊美蓮,還是贊美人?蓮與人合二為一,所以來不來都不影響好心情。在等的過程中,一邊欣賞美景,一邊想象牽著戀人的手,漫步雨中,蓮的清香撲鼻而來,男子情不自禁地喊出“小情人”,三個字把情感推向高潮。詩人重點對“小情人”的手進行刻畫,“應(yīng)該采蓮”,“搖一柄桂槳”,是江南女子溫婉的手,仿佛從蓮葉中劃舟而來。這樣的女子,無論在“時間之內(nèi)”,還是“時間之外”,等多久都是值得的。剎那就能獲得永恒,永恒就體現(xiàn)在剎那,這就是愛情的魅力。余光中寫的采蓮、劃漿源于《西洲曲》和《采蓮曲》的意境,他從不排斥傳統(tǒng),但也接納現(xiàn)代,“科學(xué)館”“瑞士表”就是現(xiàn)代的象征。七點鐘,“小情人”翩翩而來,“像一首小令”,來自一則愛情典故,或姜白石的詞里。原來是一位古典美人,端莊大方,風采奕奕。來后的情景卻一字不提,讓讀者著急。這就是詩,沒來前,浮想聯(lián)翩,幻化出若干實景。來了后,只虛虛地寫那么幾句,剩下的都留給讀者去想象。這首詩整體效果特別好,情和境完美融合,人和景互襯,古典與現(xiàn)代兼顧,視覺、聽覺、嗅覺交錯使用,造成一種朦朧的效果。余光中回歸傳統(tǒng)不拋棄現(xiàn)代,追尋現(xiàn)代不薄傳統(tǒng),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游刃有余,這首詩充分印證了他的美學(xué)趣味。
 
 
涼亭
胡弦
 
要走很遠才能到亭子那兒,
——它在河叉、草木深處,等著人走過去。
它并不知道是它在幫我們
把風景,從沼澤中取出。
 
木棧道延伸著,有敘述所需要的全部耐心,
在薄霧中,感覺有點搖晃,
但走在上面,很穩(wěn)。
 
  詩人寫得是距離很遠的水上亭子,典型的南方風景,但不具體描畫亭子的表象,而是呈現(xiàn)“等著人走過去”的心理,賦予景觀以情義,拉近與人的關(guān)系。按正常邏輯,亭子期待人能欣賞它,詩人突然來了一個轉(zhuǎn)折:“它并不知道是它在幫我們/把風景,從沼澤中取出”。美而不招搖,一切又是那么的自然。木棧道不是亭子,但它像導(dǎo)游一樣引領(lǐng)著人們向亭子靠近,而且“有敘述所需要的全部耐心”,無聲勝有聲。薄霧使亭子若隱若現(xiàn),增加了一層神秘感,詩人點到為止,又回到木棧道,搖晃打破了時空的寂靜,很穩(wěn)又感到心理的平衡,可謂傳神之筆。胡弦的涼亭,就像葉?的塔樓,有了精神的因素,獲得象征的意義。
 
  胡弦,著名詩人、散文家,出版詩集《沙漏》《空樓梯》《石雕與蝴蝶》、散文集《永遠無法返鄉(xiāng)的人》等。詩作曾獲《詩刊》《星星》《作品》《鐘山》等雜志年度詩歌獎、聞一多詩歌獎、徐志摩詩歌獎、柔剛詩歌獎、騰訊書院文學(xué)獎、花地文學(xué)榜年度詩人獎、十月文學(xué)獎、魯迅文學(xué)獎等?,F(xiàn)居南京。
 
 
深夜
尚仲敏
 
一個人在深夜
突然會想起另一個人
想起他的一句話
一個微笑,或另有深意
想起那年在一起,喝過的酒
唱過的歌,歌聲引來了野狗和警察
在深夜,你會想起你的女人
此刻已深深睡去
而你在外地,點上一支煙
卻又把它掐掉
你如此煩躁又坦然一笑
你到底是在想她,還是
想起了往事
你感到一個人再浩瀚
在深夜,也大不過
一只飛來飛去的小蟲
 
  一個人,不管成功或失敗,渺小或偉大,都不能缺乏友誼和愛情。友誼和愛情,就像鳥之兩翼,缺一不可,否則就無法飛翔。真正的友誼和愛情像陳年老酒,它的香甜不會被時間沖淡,特別是寂靜的深夜回味時更覺甜美。尚仲敏寫友誼:“想起那年在一起,喝過的酒/唱過的歌,歌聲引來了野狗和警察”。青春的酒誰沒醉飲過呢?青春的歌誰沒大聲唱過呢?讀這句詩,像從一條平坦的路突然走到懸崖前,平坦的路上邊走邊唱,自由浪漫,到了懸崖前就會突然緊張。青春不會循規(guī)蹈矩、屈服于權(quán)威,被命運左右,一腔熱血就要洶涌,“歌聲引來了野狗和警察”也就不足為奇。尚仲敏寫愛情:身在異鄉(xiāng),孤苦伶仃,想起睡夢中的愛人,打電話又不合適,煩躁得“點上一支煙/卻又把它掐掉”,又坦然一笑:“你到底是在想她,還是/想起了往事”。這一問,貌似廢話,想她肯定想起往事,想起往事肯定想她,人和事無法分開,正是這種百無聊賴的廢話點燃了愛情的火把,照亮并驅(qū)趕走深夜的孤獨。“你感到一個人再浩瀚/在深夜,也大不過/一只飛來飛去的小蟲”。這是對人生的頓悟,有了這樣的頓悟,就會倍加珍惜友誼與愛情,這是生命兩盞最亮最暖的燈。沒有友誼與愛情的生命,就像沒有燈和星星的夜晚,孤獨、寒冷就會向你襲來。尚仲敏是一位地道的口語詩人,從這首詩完全可以看出來。詩人在深夜回想的是那些平凡而珍貴的友誼和愛情,回歸到一個普通人的情感狀態(tài),樸實地展現(xiàn)了人性的善美。“在深夜”重復(fù)了三次,以此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容契合,也強化了抒情氛圍。
 
  尚仲敏,1985年畢業(yè)于重慶大學(xué)。在大學(xué)期間,發(fā)起“大學(xué)生詩派”,主編《大學(xué)生詩報》,對“朦朧詩”進行了顛覆性反叛。1986年參與發(fā)起“非非主義”詩歌流派,任《非非》詩刊評論副主編。80年代先后發(fā)表《對現(xiàn)存詩歌審美觀念的毀滅性突破》《反對現(xiàn)代派》《為口語詩辯護》《向自己學(xué)習(xí)》《談第二次詩歌浪潮》等重要詩論,率先提出“口語詩”寫作,是“第三代詩歌運動”的主要批評家和理論家;同期寫作的詩歌作品《卡爾馬克思》《橋牌名將鄧小平》《祖國》等被認為是“第三代詩歌”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懺悔錄
熊焱
 
按照正常的壽命,我將茍活七十年
或者八十年,甚至一百年
 
現(xiàn)在我二十六歲,還有幾十年漫長的光陰
我難免和朋友反目,和親人結(jié)怨
和我的敵人與對手斗爭
為小小的利益斤斤計較
這一生,我一定會做錯很多事
一定會愧對很多人
哎,活在浮世,我有著太多的無恥
太多的貪婪、自私和虛偽
一定有人罵我,有人恨我怨我
有人在明里暗里地整我和算計我
那便由他們?nèi)グ?,別去報復(fù)了
這些牽牽伴伴的恩怨和情仇
在百年之后,不過是一縷清風一把塵土
從此刻起,那些對我的恨
對我的仇,對我的攻擊和傷害
全都拋棄吧,算了吧
我原諒他們,不敢寬恕自己
 
  在八零后詩人中,像熊焱如此老練者并不多見。“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很多詩人把功夫下到語言上,語言爐火純青,但沒有生活氣息,沒有思想和靈魂。熊焱從自己將“茍活”幾十年下筆,對自己的未來做了種種推測和設(shè)想。“茍活”是貶義詞,在這里凸顯詩人的低調(diào)和自謙,為全詩定了基調(diào)。為了小小的利益,和朋友反目,和親人結(jié)怨,和敵人與對手斗爭,生活中這類事屢見不鮮,詩人雖不屑于此,但面臨生存和競爭的壓力時,猜想同樣的悲劇也可能發(fā)生在自己身上,導(dǎo)致“這一生,我一定會做錯很多事/一定會愧對很多人/哎,活在浮世,我有著太多的無恥/太多的貪婪、自私和虛偽”。詩人對自己的嚴厲解剖和深刻反省,體現(xiàn)出新時代知識分子的良知和理性。“一定有人罵我,有人恨我怨我/有人在明里暗里地整我和算計我”,這是可能產(chǎn)生的后果,也是現(xiàn)實矛盾的回響。想到“在百年之后,不過是一縷清風一把塵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爭名奪利一場空,也就拋棄了前嫌,原諒了他們,但“不敢寬恕自己”,體現(xiàn)了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的素養(yǎng)和胸懷。詩人現(xiàn)身說法,真誠坦露內(nèi)心。從世俗生活入手,結(jié)果又超凡脫俗。入世入得深邃,出世出得飄逸。既有對靈魂莊重的審視,也有對現(xiàn)實無聲的批判。
 
  熊焱,80后作家,成都市作家協(xié)會主席,《青年作家》《草堂》執(zhí)行主編。曾獲華文青年詩人獎、陳子昂詩歌獎、四川文學(xué)獎、尹珍詩歌獎、天津詩歌獎、海子詩歌獎、艾 青詩歌獎、首屆四川十大青年詩人獎、《黃河》《飛天》《詩潮》等年度文學(xué)獎。在《人民文學(xué)》《新華文摘》《十月》《作家》《鐘山》《長江文藝》《天涯》《山花》等刊物上發(fā)表文學(xué)作品數(shù)百萬字。著有詩集《愛無盡》《閃電的回音》《時間終于讓我明白》,長篇小說《白水謠》《血路》等。
 
 
時間真的不夠用啊!
潘洗塵
 
修煉了半生
我也只能在讀詩的時候
在綠蔭場邊
心底通透   目光清澈
 
而在許多事物面前
我都只能是一個
賊眉鼠眼的人
 
  人是一個精神復(fù)合體,是真和假、善和惡、美和丑的混合,沒有絕對的純凈,只是成份和比例的不同,連真理都是相對的。潘洗塵總結(jié)出了人生的兩種狀態(tài),一種是“心底通透 目光清澈”,這是人最美的時候。雖“修煉了半生”,但并不多見,更多的時候,“我都只能是一個/賦眉鼠眼的人”。從“只能”讀出了被動和無奈。是本性?是環(huán)境?你想去吧!多數(shù)詩人不愿意這樣寫自己,而是盡力往高大尚靠,用華麗的詞語美化自己,豈不知寫得越完美越不像自己,反而露出虛偽的嘴臉。潘洗塵敢于這樣寫自己,正是“心底通透 目光清澈”的表現(xiàn),他看清自己“賦眉鼠眼”的另一面,敢于揭自己的丑,是一種底氣,是一種胸襟,是知識分子可貴的良知,有自我革命的愿望。怎樣才能達到“心底通透 目光清澈”的境界呢?詩人修煉了半生,效果甚微,只有在讀詩的時候才能改變“賦眉鼠眼”的形象,可見詩的力量??鬃釉趲浊昵熬驼f過“不學(xué)詩,無以言”,可見詩歌對修身養(yǎng)性的重要作用?,F(xiàn)在詩歌被冷落,社會道德水準和文明程度都受到影響。潘洗塵重提讀詩的重要性,與孔子一脈相承,但有了時代的內(nèi)涵,在物欲泛濫的時代,靈魂跟不上腳步的時代,該坐下來讀讀詩歌,滋養(yǎng)一下貧乏的缺鈣的精神。
  這首詩寫得很質(zhì)樸,沒有刻意去雕琢,但并不簡單,比那些咬文嚼字的詩深刻得多。題目《時間真的不夠用啊》,除了傳統(tǒng)意義上對時間本身的感知外,更含有人生和社會的意義在內(nèi)。時間去了哪兒呢?可能很多人都用于求生存圖發(fā)展上,迫于優(yōu)勝劣汰的生存競爭,胸懷和氣度不翼而飛,變得”賦眉鼠眼“,斤斤計較,精神空間被物質(zhì)擠占后變得狹小。馬克思在一百年前就揭示了物質(zhì)和精神的辯證關(guān)系,但如何處理二者的關(guān)系,時至今日仍然是一個難題。在市場經(jīng)濟時代重物質(zhì)輕精神的現(xiàn)象比較嚴重,如何避免走極端,兩個文明一起抓,是這首詩的主旨所在。詩人寫得是個人,折射的是時代,由個性抵達到共性,具有社會學(xué)意義。
 
  潘洗塵,1963年生于黑龍江,1986年畢業(yè)于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有詩作《飲九月初九的酒》《六月我們看海去》等入選普通高中語文課本和大學(xué)語文教材,作品曾被譯為英、法、俄等多種文字,先后出版詩集、隨筆集12部。曾獲《綠風》奔馬獎、柔剛詩歌獎、《上海文學(xué)》獎、《詩潮》最受讀者喜愛的詩歌年度金獎、《新世紀詩典》李白詩歌獎成就獎、2016年度十大好詩、2016年度中國十佳詩人等多種詩歌獎項?,F(xiàn)為天問文化傳播機構(gòu)董事長,《讀詩》主編。
 
 
  鹽井鎮(zhèn)
   劉年
 
“神啊,什么時候,不再讓我背這沉重的水”
曬鹽的女人,一天下瀾滄江五十回
然后等水曬干,等鹽出來,等獵人回來
 
木槽里,獵人將刀刃抹上鹽,等麝鹿,把舌頭舔沒
等麝鹿血盡倒地
又用鹽,把鹿肉腌好,等封山的大雪融化
 
有人等人的夜晚,月亮?xí)⑾卤”〉柠},為橫斷山脈的傷口消毒
 
  不疼不癢、不冷不熱的詩讀多了,讀劉年的詩才會從平庸和麻木中驚醒。那種痛,痛徹心扉。那種苦,苦到心底。那種寒,寒到骨髓。這首《鹽井鎮(zhèn)》重點不在鎮(zhèn),而在鹽,圍繞鹽層層推進步步深入。首先出場的是曬鹽的女人,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神啊,什么時候,不再讓我背這沉重的水”,像在教堂里做祈禱,這含淚帶血的聲音發(fā)自內(nèi)心,也是生活擠壓出來的。“一天下瀾滄江五十回”,雖然沒有點明鹽場與瀾滄江的距離,背五十回沉重的水是什么概念,也就不難以理解曬鹽女人的苦逼。然后是三個等,前兩個等是曬鹽的過程,后一個等完成了巧妙的過渡。獵人的身份沒有說明,好像是曬鹽女人的丈夫。曬鹽與打獵本沒有多大關(guān)系,詩人又讓它們有了聯(lián)系。麝鹿是獵人的戰(zhàn)利品,獵人讓它死于鹽,又用鹽把它的肉腌好,等封山的大雪融化后再賣到山外,極富戲劇色彩和反諷意味。人等人的夜晚,等來的是一只美好的麝鹿從人間消失的蒼涼和人性的暗淡。“月亮?xí)⑾卤”〉柠},為橫斷山脈的傷口消毒”,意味深長,曬鹽女人曬鹽不容易,但曬出的鹽充當了扼殺美好的劊子手。月亮輕輕灑下的鹽,卻在為山脈的傷口消毒。自然的自我修復(fù)與人對自然的破壞形成鮮明的對比。人類與自然為敵,有時是出于生存的無奈,但給自身及后代造成更加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無疑于雪上加霜。讀這首詩我們始終有一種沉重感和悲憫意識,覺得人類自己曬出的鹽不是為自身的傷口消毒,而是制造新的傷口,這種現(xiàn)象值得警醒和反思。
 
  劉年,本名劉代福,1974年生,湘西永順人。喜歡落日、荒原和雪。主張詩人應(yīng)當站在弱者一方。出有詩集《世間所有的秘密——劉年詩歌自選集》
 
 
叛逆的水
王單單
 
很多時候,我把自己變成
一滴叛逆的水。與其它水格格不入
比如,它們在峽谷中隨波逐流
我卻在草尖上假寐;它們集體
跳下懸崖,成為瀑布,我卻
一門心思,想做一顆水晶般的紐扣
解開就能看見春天的胸脯;它們喜歡
后浪推前浪,我偏偏就要潤物細無聲
他們伙在一起,大江東去
而我獨自,苦練滴水穿石
撿最硬的欺負。我就是要叛逆
不給其它水同流的機會。即使
夾雜在它們中間,有一瞬的渾濁
我也會側(cè)身出來,努力澄清自己
 
  看到叛逆這個詞,我就有點興奮。因為儒家文化早已滲透到我們的血液和骨頭,溫柔敦厚成了我們最美的表情,茍且偷安成了我們習(xí)以為常的惰性,我們的隱忍和寬容甚至失去底線和原則,逃離到人格和尊嚴的背面,還常常感覺良好,盲目地樂觀。如果這樣的人占了多數(shù),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不幸。我從王單單身上看到了銳氣和希望,看到了人類思想的激流和精神的浪潮,看到了堪稱偉大的國民素質(zhì)和人格之美。水在人們傳統(tǒng)思維和理念里是柔性的,易變的,能適應(yīng)各種環(huán)境,能向高處噴涌,也可向低處流淌,左右逢源,八面玲瓏,但鋒芒不夠。在王單單筆下,出現(xiàn)了一滴叛逆的水,強悍,堅定,獨立,有個性,有追求,有信仰。“我”與“它們”原本一家,“我”本是“他們”中的一分子,因為覺醒,不愿同流合污,不愿被“他們”裹挾,才與“他們”分道揚鑣。價值觀決定了這滴水必定要改道易轍,這種叛逆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但“我”無所畏懼,在所不惜,以自己的個性和勇氣沖破世俗和環(huán)境的約束。“我就是要叛逆/不給其它水同流的機會”。如果給其它水留下同流的機會,“我”就可能又變成了“他們”。“我”不想變成了“他們”,就必須斬釘截鐵,和他們劃清界線,不妥協(xié)的決絕和執(zhí)著彰顯一種生命意志。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不可能那么分明,尤其同屬一族的水:“即使夾雜在它們中間,/有一瞬的渾濁/我也會側(cè)身出來,/努力澄清自己”。蓮之美在于“出淤泥而不染”。叛逆的水美在瞬間夾雜在它們中間也要“側(cè)身出來”的姿態(tài)和在渾濁的環(huán)境里“努力澄清自己”的操守。這個結(jié)尾更逼近精神的真實,有畫龍點睛的效果。醉翁之意不在酒,王單單不是為寫水而寫水,他筆下這一股清流是象征,具有豐富的社會內(nèi)涵,折射出時代的亮光。在反腐敗取得壓倒性態(tài)勢的新時代,這樣的清流越多,“中國夢”就會早日變成現(xiàn)實,民族復(fù)興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王單單,原名王丹,生于1982年,云南鎮(zhèn)雄人。參加《詩刊》社第28屆青春詩會,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2016—2017年首都師范大學(xué)駐校詩人,首屆滇池學(xué)院駐校作家。曾獲《人民文學(xué)》新人獎、《詩刊》年度青年詩人獎、華文青年詩人獎、中國新銳詩人獎、李杜詩歌獎新銳獎、揚子江年度青年詩人獎、《芳草》第五屆漢語詩歌雙年十佳、《邊疆文學(xué)》新銳獎、《百家》文學(xué)獎、《廣西文學(xué)》優(yōu)秀作品獎、云南文學(xué)藝術(shù)獎、《詩刊》脫貧攻堅特別詩歌獎、艾青詩歌獎等。出版詩集《山岡詩稿》《春山空》《花鹿坪手記》、隨筆集《借人間避雨》等?,F(xiàn)供職于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居昆明。
 
 
  與時光書  
    溫建生
 
多么散淡。落日已馱著白日夢西去
我獨坐。四周寂靜
心里堆著一寸深的青苔
茶微熱。嘴唇微苦。隱姓埋名之人
躲在書中咳嗽,來回走動
我立起身,他的草廬搖搖欲墜
這樣的時辰會讓人恍惚
昨日如流水,明日不可知
祖先和故去的親人高坐于頭頂
他們朗聲談笑,從不受外物的限制
比如時光,對他們而言不過是一片坍塌的
廢墟。我偶爾路過
能聽見舊物件掉落的聲音
有時會是一把梳子,有時是面銅鏡
斑斑銹跡中,我看到一個人
青春亮麗的臉,艾怨中有絕望的美
我繼續(xù)對時光寫道:你是劊子手
人面獸心,但必須臣服于你
 
  我和建生曾經(jīng)是同事,那時都還年輕,常在一塊天南地北地侃大山,侃文學(xué)多一些。建生屬性情中人,有文人氣質(zhì),談吐不凡,對人對事總有自己的判斷和價值取向,這是最讓我敬佩的地方。有一天,他拿著筆記本讓我看上面手寫的一篇關(guān)于柳巷的小說,我讀后當下就告訴建生寫得好,后來他送到《山西文學(xué)》發(fā)表了。建生是詩人,在大學(xué)期間就很活躍,擔任過北國詩社的社長,對這些經(jīng)歷我是只有羨慕的份,遺憾的是他上班后不寫詩了。后來我考入另一個單位,與建生聯(lián)系少了,但先后收到他兩本詩集,知道他借助網(wǎng)絡(luò)又回歸詩界,真正的詩人離開是暫時的。建生寫得不俗,就像他的人一樣,又能看得懂,有自己獨特的美學(xué)追求。從中能讀到他對生命的感悟和感慨,往往觸及到靈魂?!杜c時光書》就是這樣的一首詩,當我讀到“隱姓埋名之人/躲在書中咳嗽,來回走動/我立起身,他的草廬搖搖欲墜/這樣的時辰會讓人恍惚”時,覺得他已進入詩歌的佳境,用爐火純青來形容不為過分。這樣隱姓埋名的人我好像認識很多,常常還引為知己,甚至懷疑就是自己。建生發(fā)現(xiàn)了,捕捉到了,這是他與別的詩人的區(qū)別。建生對時光的感受很尖銳:“你是劊子手/人面獸心,但必須臣服于你”。殘酷與無奈盡在其中,這種帶有生命之殤的流逝誰能阻擋得了,想多了也沒用,就這么活著就挺好。這首詩形式上很散但又不覺得散,因為每一個意象都沒有離開生命與時光這個主旨,放得開收得住,而且觸點很多,讓人從多個視角去反思這個蕪雜而龐大、永恒而短暫的世界。
 
    溫建生(1968-),山西交城人,曾任山西大學(xué)"北國"詩社第五任社長,迄今出版了《與時光書》(三晉出版社,2010),《偶然路過我的身體》(北岳文藝出版社,2015)兩本詩集,還曾主持出版了可謂是山西"60后"優(yōu)秀本土詩人一次集中亮相的"北國詩叢"(三晉出版社,2010)。獲趙樹理文學(xué)獎(2013-2015年度)。
 
 
草民
張二棍
 
說說韭菜吧。這無骨之物
一叢叢抱著,但不結(jié)黨
這真正的草民
用一生的時間,順從著刀子
來不及流血,來不及愈合
就急著生長,用雷同的表情
一茬茬,等待
 
  好詩在民間,在底層,張二棍的《草民》非常有力地證明了這一觀點。不是在底層掙扎的人,再有文化也寫不出這樣出類拔萃、爐火純青的詩。這是一首意象詩,和西方那些意象詩相比毫不遜色,甚至可以說有過之無不及,就從對物刻畫的客觀、精準上不得不佩服二棍的犀利和睿智,這是成為一個好詩人必不可少的。這首詩與西方意象詩不同之處在于抒情性,不但達到了形似,而且達到了神似,把草的隱忍、寬厚、無私、上進寫到了極致,具有現(xiàn)代詩的象征意義,又有詩言志的傳統(tǒng)抒情,是一首中國特色的意象詩,是西方詩學(xué)本土化的一次成功實踐。 
 
  張二棍,原名張常春,1982年生于山西代縣。出版有詩集《曠野》《入林記》等,曾獲華文青年詩人獎、聞一多詩歌獎、大地文學(xué)獎、黃河文學(xué)獎、趙樹理文學(xué)獎、西部文學(xué)獎、《詩刊》年度青年詩人獎、《長江文藝》雙年獎等。
 
 
我有菜青蟲般的一生
      張遠倫
 
那附在菜葉的脊背上,站在這個世界的反面
小小的口器頗有微詞的,隱居者
多么像我。仰著頭,一點一點地
咬出一個小洞,看天
 
  張遠倫在《小事物也有一條秘道通向永恒》中這樣寫到:“除了詩人本身的個性外,他的素材也是個性的。當這種個性發(fā)展到命運攸關(guān)的時候,就會形成風格的一部分”。這與艾青“問題不在于你寫什么,而是在于你怎么寫”持相反的觀點,從中可以看出年輕一代詩人的銳氣。從詩歌的發(fā)展史來看,這個觀點并不一定都適合,但對大部分詩人而言是適合的。真正優(yōu)秀的詩人寫出的優(yōu)秀作品,離不開其個性化的素材選擇,徐志摩的愛情詩是,顧城的童話詩是,伊沙的口語詩是,西川的知識分子詩是,北島的《回答》是,鄭愁予 的《情婦》是,昌耀的《良宵》是,湯養(yǎng)宗的《父親與草》是,李杜的《酸棗樹》是,馬啟代的《蚯蚓,是地下詩人》是,安琪的《極地之境》是,李不嫁的《我忍住疼痛,像一片阿司匹林》是,張二棍的《草民》是。張遠倫的《我有菜青蟲般的一生》也是。試想,如果沒有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驗,恐怕連菜青蟲這個概念都不知道,不熟悉的素材肯定寫不好。熟悉的素材一定能寫好嗎?也未必,很多詩人寫得都是自己的生活,但寫出的東西不能給讀者提供新的審美,無法觸動讀者的靈魂,更不要奢談思想境界了。張遠倫這首詩成功首先在于對菜青蟲觀察細致入微,它是在菜葉的下面,而且仰著頭,咬出一個小洞看天。這是客觀的,精準的,不是虛構(gòu)的。二是與自己的人生產(chǎn)生共鳴,賦予菜青蟲一些人的情感色彩,諸如“頗有微詞”“隱居者”。詩人在某種程度上不就像一個“隱居者”嗎?有時為生活的不如意發(fā)兩句牢騷,不也是“口有微詞”嗎?一切努力也不是像菜青蟲在咬破遮擋自己的障礙物企圖看到遠處的風景嗎?這才是觸景生情,這個景具有更深刻的象征意義。如果就景寫景,其格局的局限性決定了詩的境界高不到哪里去。只有素材的個性“發(fā)展到與命運有關(guān)的時候”,才可能打破景本身的格局,也只有這時候才可能寫出真正有風格的詩。
 
  張遠倫,苗族,居重慶。著有詩集《白壁》《和長江聊天》《逆風歌》等。獲得駿馬獎、人民文學(xué)獎、陳子昂青年詩歌獎、徐志摩詩歌獎、重慶文學(xué)獎、巴蜀青年文學(xué)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