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桃花的兩種詩歌意象
中國大地上春天盛開的桃花,嬌柔又美麗,古今未變形變質(zhì),被詩人們恭請進詩詞,建立了兩種意象。
一種是俗世桃花意象:女子、愛情、命運。
一種是佛教桃花意象:證悟、皈依、修持。
俗世桃花意象,始于《詩經(jīng)·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愛情成功,其葉,其實,家族繁盛。
桃花意象,進唐詩大盛。李白《山中問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劉禹錫《再游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桃花也在宋詞中開著。晏幾道《鷓鴣天》:“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秦觀《踏莎行》:“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覓處”。陸游《釵頭鳳》:“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一直到了當下的人間三四月,桃花依舊年年開,桃花意象依舊在詩歌中千年永立不倒。
詩歌中的桃花意象,把春天搬運到了人間。桃花意象表明人對美好愛情的風雅精致的追求;愛情實現(xiàn)后的風情萬象;情侶別后斷腸丟魂的牽掛;愛情覆滅后的可悲苦難;又表現(xiàn)世人被命運操控的無奈、自嘲、自喜……
崔護的桃花是愛情追求意象的標本詩;陸游的桃花是愛情覆滅意象的標本詩;劉禹錫的桃花是命運弄人意象的標本詩。
佛教的桃花意象,由唐代謝靈運志勤禪師創(chuàng)立。
靈云志勤禪詩,嗣法禪宗六祖五世南岳懷讓禪師四世黃檗希運禪師。據(jù)宋普濟著《五燈會元》記載:
福州靈云志勤禪師福州長溪人也。初在溈山,因見桃花悟道。有偈曰:
三十年來尋劍客,
幾逢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后,
直至如今更不疑。
溈覽偈,詰其所悟,與其符契。溈曰:
“從緣悟達,永無退失,善自護持”。
溈山靈佑禪師是靈云志勤禪師受其教誨的師輩,見到禪宗著名的禪詩桃花詩出世,非常贊賞,認為說透了佛法大意,囑志勤“永無退失,善自護持”。
詩中的“劍”,是指能斬斷凡情的絕等鋒利的禪解。“尋劍客” 是尋找佛法禪
理的佛禪弟子,即作者自己。桃花花開花落永不消歇,譬喻如如不動的如來真如。佛弟子尋法求法三十年,今日一見桃花開放,立即頓悟大法,心中迷霧全部消散一凈了——佛在我心中。
靈云志勤禪師此后果然秉持師教,對佛法果然“永無退失,善自護持”。宣說國家大事,“君王有道三邊靜,何勞萬里筑長城”。以道治國理政。宣說佛法珍貴,“今年桃李貴,一顆值千金”。佛果滋養(yǎng)人心,桃木劍斬妖殺魔。
包容冰居士住俗世,弘佛法,寫佛詩。他的詩中常常開出桃花。既有桃花的俗世意象,又靈變?yōu)樘一ǖ姆鸾桃庀蟆L一ǖ膬煞N詩歌意象并枝開在一首佛詩中。
醒世的桃花
和一朵醒世的桃花在三月相遇
我是寒冬放虎歸山的舍利
你的嫵媚妖嬈點燃了我的萬千思緒
浮想聯(lián)翩。那些年走村串寨
我像背著羊皮鼓,身扎紅腰帶
跑在十月的寒風中,瑟瑟發(fā)抖的師家
誰能以溫暖的目光垂憐一次
就足以使我幸福一世——
醒世的桃花,而今我只能用
覺悟的目光給你加冕增幅
照亮你云髻高綰的前程。哪一世
種下的情緣,轉(zhuǎn)為善緣與法緣
今天,恰好給你講述
三世因果的來龍去脈
歷盡桃紅柳綠的歲月
而今我已走向衰邁,把塵世的
愛恨情仇像苦酒一杯杯喝干
剩下的時光,唯有精心培植
超凡脫俗,橫超三界的資糧
這是一首入世復出世現(xiàn)世復玄妙的禪詩。作者身份一化為二,俗世世人和佛教詩人互斗禪機,充分利用譬喻、象征、聯(lián)想、暗示、多義、情景置換顛倒等技法,寄托幽深縹緲的佛義,幫助詩中桃花意象發(fā)育圓滿引導世人揣摩覺悟。
崔護的“人面桃花相映紅”現(xiàn)身詩中,那個裝扮奇異的少年,在十月寒風中的情態(tài)懸想,是桃花的第一次醒世,云鬢高綰的人面走上明亮的前程,桃花留下的情緣轉(zhuǎn)為善緣和法緣。夢想被桃花溫暖的目光垂憐一次,以求幸福一世的少年,為俗世的桃花加冕增福后,已經(jīng)衰邁,但他帶著俗世桃花到了佛境,像佛教詩人白居易樂天居士栽到大林寺的桃花,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靈云志勤禪師追尋三十年的桃花。這是桃花的第二次醒世,徹底的醒世,凈土極樂的醒世。如今的桃花已非凡情凡花,都是佛花覺花慧花了。
佛教詩人包容冰經(jīng)歷也有三十年的漸悟頓悟的追尋,到此時已放下俗世桃花所引發(fā)的全部愛恨情仇,全心全意準備和積攢往生極樂凈土的資糧。弘一法師誡言:“人生最后若未將往生資糧預備穩(wěn)妥,必至手忙腳亂呼爹叫娘”;又引天如禪言佛語再次勸勉:“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凈業(yè);由他命終,我之盤纏預辦,前程穩(wěn)當了也”。
桃花經(jīng)兩次醒世,已開放在人生的最高境界了。
讀懂崔護等古今詩人的桃花詩,尤其要讀懂靈云志勤禪師的桃花詩,才能讀懂當代佛教詩人包容冰的桃花詩。畢竟,俗世桃花和佛教桃花是相通又不相同的。但是,“寒冬放虎歸山的舍利”,“像背著羊皮鼓,身扎紅腰帶”,在村寨穿行所為何事,在原始巫風未泯的岷縣山野確有牽挽桃花情結(jié),卻是當代城鎮(zhèn)市井費解。陡然想起清代詩人龔自珍詩句“未濟終焉心縹緲,萬事都從缺陷好。吟到夕陽山外山,古今誰免余情繞”。我心靜了。
2022年7月6日,夢羅莊后街西屋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