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賓丨詩 語言 世界
2019-05-06 16:01:09 作者:世賓 | 來源:中詩網 | 閱讀: 次
詩歌從外在接受角度來講,是被時代的文化、社會心理和時代風俗所判斷的。占有文化主導權的機構會從自身認同角度選擇符合要求的詩歌,并給予獎勵、推廣;社會心理是指社會普遍人群的心理,文化、制度、教育、家庭、遺傳基因、社會關系塑造了個人人格,從正反兩面造就了社會的普遍心理,只有極少的個體能溢出時代的規(guī)范,而抵達一個更高遠的地帶。
代前言
詩 語言 世界
世賓
1
詩歌從外在接受角度來講,是被時代的文化、社會心理和時代風俗所判斷的。占有文化主導權的機構會從自身認同角度選擇符合要求的詩歌,并給予獎勵、推廣;社會心理是指社會普遍人群的心理,文化、制度、教育、家庭、遺傳基因、社會關系塑造了個人人格,從正反兩面造就了社會的普遍心理,只有極少的個體能溢出時代的規(guī)范,抵達更高遠的地帶。被社會所廣泛接受的詩歌、那處于熱潮中的詩歌是什么東西,你了解了時代的文化、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心理,你也就基本知道這些詩歌處于什么位置,它有多少成色。
基于詩歌的詩性建構與現(xiàn)實、與詩人處身其中的社會有著內在的、類似于土壤之于植物般的關系,我們必須進入時代及我們的社會生活,才能更深切地理解詩歌或者看穿某種熱鬧“詩歌”的假象。
2
我們生活在這里,并不是天然地就生活在社會里、生活在時代里。所謂社會和時代常??梢酝ㄟ^教育、宣傳和種種致幻性的表象(如時尚生活、物質消費)來營造一個幻覺式的社會。真正的生存常常處于被遮蔽和扭曲之中或隱藏在假象之下痛苦地掙扎著,或在恐懼和謊言中沉睡著。當人成為萬物的最高尺度的價值觀建立之后,人的形象在詩歌中的完善程度也就決定了詩性的強度,這強度體現(xiàn)在人與現(xiàn)實的張力和意志的平衡上。因此,進入現(xiàn)實的深度和廣度成了詩性強度的一個標桿。從這個角度看,人的出現(xiàn)也是非自然而然的。人是被環(huán)境、教育、制度、家庭、社會關系所塑造的,如果缺乏一種具有人類意義、世界意義的文化參與到人的塑造中,以及人的真誠和勇氣在個人品質的扎根,人會像裝在瓶子里的軟蟲一樣成為瓶子的樣子,消失在異化和無知的黑暗中。人的無知和異化也必然導致詩性和詩意的消失和隱蔽。
3
我們是生活在后現(xiàn)代的話語背景下,雖然現(xiàn)代和前現(xiàn)代的意識形態(tài)還強烈干預著我們的制度建設和自由思想,但在民間由于資本和物質生活的推動,后現(xiàn)代的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已得到普遍認同。后現(xiàn)代生活是對現(xiàn)代性歷史生活的反思結果,是去中心化、平面化、反抗秩序化和邊緣化崛起的社會思潮。這一潮流無疑為民主的歷史生活打開了一個缺口,但藝術和科學并不能交予民主討論,它們有自身的規(guī)律和原則需要守護。因此,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是對社會生活的描述和期許,而不是后現(xiàn)代歷史生活的藝術原則;至少在多元的背景下,在面對時代“危險所在之處”的拯救談論詩性和詩意的可能,是十分有必要的。它為多元的社會生活守護著高遠的那一維,使時代的思想不至于被徹底抹平而消失在眾聲喧嘩的平庸中。
4
詩性、詩意兩個詞在許多詩人和評論家那里常常被混用。在大眾那里可能只剩下“詩意”一詞了,用來指那些有意味的東西;辨析清楚一點的評論家可能會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使用“詩性”一詞,帶有“詩”的屬性的社會文本和書寫文本都可以用“詩性”來描述。但在我的詩學范疇內,這兩個詞的使用是指向詩歌和詩的不同領域,詩歌對應的是詩性,詩對應的是詩意。
海德格爾對詩和詩歌有不同的定義,對于“詩”的定義,他有著極高的要求,他說:
詩乃是對存在和萬物之本質的創(chuàng)建性命名——絕對不是任意的道說,而是那種讓萬物進入敞開的道說,我們進而就在日常語言中談論和處理所有這些事物。①
在《……人詩意地棲居……》一文中,他意識到人已不可能永遠地棲居于詩意之地,很大一部分詩人已經從詩意的筑造——作為存在世界推動者又是被推動者的工作——進入文學的行業(yè),詩也就表現(xiàn)為文學。
我們今天的棲居也由于勞作而備受折磨,由于趨功逐利而不得安寧,由于娛樂和消遣活動而迷迷惑惑。而如果說在今天的棲居中,人們也還為詩意留下了空間,省下了一些時間的話,那么,頂多也就是從事某種文藝性的活動,或者書面文藝,或者音視文藝。詩歌或者被當作玩物喪志的矯情和不著邊際的空想而遭否棄,被當作遁世的夢幻而遭否定;或者,人們就把詩看作文學的一部分。②
從詩和詩歌這兩個詞的不同定義,我們能意識到它們不同的維度和指向,“詩乃是對存在和萬物之本質的創(chuàng)建性命名”,是“讓萬物進入敞開的道說”;詩歌乃是文學活動的一個部分,是向還留下空間的詩意不斷靠近的文藝性活動。當然,詩人作為同樣的被驅逐者并不甘于這種命運,他們的詩寫依然還有一部分在努力地向詩意挺進。
我們從這定義中辨析出詩性作為詩歌的范疇,它葆有著詩意的屬性,但已經趨向于弱化,它是關于存在的存在。在文學史中,我們可以把詩性定義為它既是建立在現(xiàn)實的基礎之上,又對詩意永懷著眺望的理想主義選擇。諾貝爾獎詩歌總體上是這一維度上的寫作,他們既面對人類的歷史生存和現(xiàn)實生存,又保持著對詩意——那寬闊的、有尊嚴的、充滿愛的世界的追尋。這就決定了詩性對當下真實的現(xiàn)實生存的切入的重要性?;糜X般的生存并不能使詩性產生,甚至會陷入野蠻的狀態(tài)。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諾的那句名言“奧爾維辛之后,詩歌是野蠻的”,雖然有不同的解讀路徑,但它提示的苦難與詩歌的關系卻是無法忽視的,對于歷史和現(xiàn)實雙重生存,對于現(xiàn)代詩歌來講,就像命運一般是無法逃避的,它就像根基一樣要求詩歌必須把根深扎于這塊土壤之中。
如果我們把荷爾德林的詩句改為“……人,詩性地生存于大地……”,這可能是現(xiàn)代的最低要求了。無法“詩性”地生存也就使人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人之為人的底線也就被徹底抽離了。
“詩乃是對存在和萬物之本質的創(chuàng)建性命名”,詩意乃是詩的范疇,詩意對應的是存在和萬物之本質。每一時代都有其本質。從西方的歷史經驗看,在康德之前,雖然在啟蒙運動之前赫拉克勒斯、狄奧尼索斯和耶穌基督這個“三位一體”的英雄和上帝的時代已經受到了動搖,但只有到了康德才在理性上徹底宣告這個時代的結束;而在荷爾德林那里,由于“上帝的缺席”而宣告了世界黑夜的來臨。夜晚來臨意味著詩意的產生已經不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意味著“不再有上帝顯明確定地把人和物聚集在它的周圍,并且由于這種聚集,把世界歷史和人在其中的棲留嵌合為一體” ③,這就要求黑夜時代的詩人必須從黑夜的“深淵”里搶救出詩意。在荷爾德林的詩中,那就是為他終有一死的同類指出一條“歸鄉(xiāng)”的道路,回到依然留下神的蹤跡的阿爾卑斯山和萊茵河。在世界不再嵌合一體之后,“拯救”已成為獲得詩意的唯一途徑。但拯救必須從危險之處而來,不面對危險就沒有拯救。
5
也許任何不是從危險所在之處而來的其它的拯救都還無救。用無論多么好的補救方法來進行的任何拯救,對于本質上遭受危害的人,從其命運的長遠處看來,都是一種不耐久的假象。拯救必須從終有一死的人的本質攸關之處而來。④
即是說,詩意必須面對時代生存的深淵,必須在最危險所在之處施加拯救。這就是時代的尊嚴時刻,詩立于其時代之上。這也就是詩意的神圣性,詩意是具有神圣性的,神圣性是指在危險所在之處對拯救的尋覓和施行,有如荷爾德林在貧困時代,在抵達“深淵”的能力已經消失殆盡的時代,依然對諸神蹤跡的尋覓。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神圣就是終有一死的人在天地之間對存在(本真)的體驗,必須是這些體驗著神圣的詩人通過對遠逝諸神的尋覓,才能在天空重獲神性的照耀。這種尋覓必須先抵達“深淵”,才能在那里得到暗示和指引。
6
一個真正的詩人在詩意萌生時,一個詩性、詩意的世界就猶如未知的世界存在于他的生命里。這個世界是未知的,因為詩人還未抵達,他只是在去往詩的途中。所以那世界也是隱晦的,還未被命名,但在詩人的腦海中已經有無數關于詩的信息在匯集。
7
一個詩人一生的任務就是建構一個詩性或者詩意的世界,或者說,就是把他生命中的世界呈現(xiàn)出來。一個成熟的詩人,必須對他所要建構的詩歌世界有所想象,并且努力去呈現(xiàn),這就使他寫下的每一首詩都有那個世界的屬性,使他寫下的每一首詩都構成建設他的詩歌世界的一塊磚一片瓦。我們也正是通過他的一首首詩去辨識和認定他的詩歌世界,并最終命名他的世界。
8
世界先于詩的產生,慢于詩的顯現(xiàn)。
9
詩的世界孕育于時代的文化里面,但已經顯現(xiàn)的文化不一定必然催生出詩的世界,它需要強者詩人通過語言呈現(xiàn)。這有如公元前的《舊約》文化、猶太文化和泛希臘文化,必須通過基督才能創(chuàng)造出《新約圣經》??v使時代文化已經準備好了孕育的土壤,沒有強者詩人的出現(xiàn),那詩的世界也會隱匿于歷史的汪洋大海里。
10
在時代的文化中,包含著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顯現(xiàn)文化或者說現(xiàn)有文化,它被大眾所分享;一部分是想象文化,它和現(xiàn)有文化具有同胞的屬性,但又隱匿于現(xiàn)有文化之中。想象文化需要偉大的哲學家、詩人的創(chuàng)造和呈現(xiàn)。想象文化也可以成為時代文化的最高可能,既然是可能,就包含著顯現(xiàn)或者隱匿。
11
詩意之詩就是呈現(xiàn)那個被最高文化可能通知的世界的詩。詩意之詩本質上是筑造。詩性之詩就是用時代的具有人類意義的文化去關照我們置身其中的世界并重新創(chuàng)造的富有勇氣、尊嚴、寬闊、有存在感的世界的詩篇。詩性之詩本質上是抒情,是召喚。
12
詩性正義在于詩人對世界文化的眷戀。
13
筑造詩的基本材料是語言,不是詞。語言是從世界散發(fā)出來的,它有著世界的屬性,而每一個世界都有自身的語言。
詩,語言,世界,三者具有共同的屬性。這三者有如太陽、光線、和落到地上的陽光一樣;太陽發(fā)出千萬縷光線,它有可能落在月亮或者其它星球上,它也可能落在廣袤的地球上,落在地球上有些又被烏云遮住,我們能收集到的就是落在我們身上和周邊很小的一片,這就是詩或者詩歌。世界、語言、詩三者的共同屬性就是光和熱。
詩是世界的投影。
14
我們從未與世界相遇,但世界就存在于那里。所謂“那里”,就是指,世界要么存在于世界之中,要么存在于詩人的想象里。但可以肯定,康德之后,這世界不存在于神的秩序里,⑤ 而是應該出現(xiàn)在海德格爾所描述的“深淵”之上。⑥詩人的天職就是揭示這世界,這種揭示可能是發(fā)現(xiàn),也可能是創(chuàng)造。現(xiàn)代主義⑦之前,我們可能還浪漫地以為能直達這個世界,但經歷對工具理性和人性的兩面性的反思,我們清楚地意識到必須披荊斬棘,通過面對苦難、破碎和一切短暫之物,才能抵達“那個世界”。這世界應該飽含著曼德拉斯塔姆所眷戀的“世界文化”,這文化包括東西方活著的文化,具有朝向人類未來的文化。
15
對于詩人來說,這世界是隱匿的,被遮蔽的,還未向我們敞開,還未被詩人建造出來。
這世界存在于兩個維度:一個是詩意的維度,一個是詩性的維度,它們對應詩與詩歌。詩和詩歌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常常統(tǒng)稱為詩歌。詩是詩意的,而詩歌則是詩性的。詩性的詩歌必然觸及到現(xiàn)實,詩是超越當下的,指向存在,具有一種純粹性和神圣性的特質。
古典時期,這種劃分并不明顯,世界處于隔絕和大一統(tǒng)之中。中國的自然精神和儒仕精神統(tǒng)領了詩寫的二千多年歷史,自孔子以來到20世紀初;歐洲從神和英雄的敘事,到伴隨神廟坍塌——當人成為歷史的主角浪漫主義的崛起,詩人依然相信一個不被破碎和黑暗侵蝕的世界。但進入現(xiàn)代主義之后,完整的世界遭遇了工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和資本帝國主義、專制主義的摧毀,世界面臨著文化的重建和面對普遍創(chuàng)傷的修復問題。這就為詩歌世界開辟了兩個建設的維度。
16
我們可以像歷史中無數隱匿的偉大天才一樣消失在時間的虛無里,或者像所有高人、圣徒、大德高僧一樣沉寂在孤燈野火中,但由于我們生活在俗世里,在世俗世界里,我們不可能去面壁,或者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里修行,并保持不被外界侵蝕的心;我們必須依靠語言來構筑一個世界,洗滌和澄清我們的靈魂,在寫作中獲得生命的力量。事實上,寫作就像出世者一樣建造一個山野或寺廟的空間,保存著與現(xiàn)實保持著精神敵意的靈魂;或者保存一個抵達更高世界的靈魂。因此我們寫詩,建造一個有力量的,具有超越性和神圣性的空間。
17
艾略特在《個人與傳統(tǒng)》一文表達過這樣一個觀點:“詩歌不是感情的放縱,而是感情的脫離;詩歌不是個性的表現(xiàn),而是個性的脫離。”即是說,詩人由某些具體事物喚起的個人情感、情緒和他的個性表達在詩歌中并不具有多大的價值。在同一篇文章中,艾略特說:“詩人的任務并不是去尋找新的感情,而是去運用普通的感情,去把它們綜合加工成為詩歌,并且去表達那些并不存在于實際感情中的感受。”他的觀點和海德格爾有異曲同工之妙,海德格爾就說過:“詩人的特性就是對現(xiàn)實熟視無睹。詩人無所作為,而只是夢想而已。他們所做的就是耽于想象。僅有想象被制作出來。”他們同樣表述了一個詩人寫作的責任,詩人的職責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區(qū)別于現(xiàn)實的世界。這個世界我們稱之為詩性的、詩意的世界。當然,這世界與現(xiàn)實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它是被時代的世界文化或者說被最高文化所照耀,當然它也反過來創(chuàng)造時代的最高文化,它和人類的最高祈禱有著隱秘的關系。但它決不是現(xiàn)實的映像,“詩歌與現(xiàn)實有著古老的敵意”,許多人熱衷于抒發(fā)他們被秩序裹挾的日常感受,把個人的情緒當成獨一無二的體驗,那都是誤入歧途的自夸。
18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大眾主導的時代,古典時期是由英雄和文人主導的,而這個時代大眾成了英雄和主導者。大眾是不生產思想的,他們只消費思想,另一方面討好大眾的詩歌(藝術)也不產生思想,這就使在大眾主導下的寫作陷入了雙重怠工的局面。
這就要求詩歌必須在現(xiàn)實文化的基礎上,展開文化想象。只有放棄對大眾的期待,從他們的趣味、閱讀慣性中抽身出來,重建新的文化高度和摸索新的技藝表達,詩歌才可能從平庸的泥潭中脫身。
19
80年代以來的詩歌寫作大多數都是鄉(xiāng)土寫作,他們脫離不了幾千年鄉(xiāng)土中國對他們的規(guī)范、制約,這是第三代詩歌運動以來為何如此多的色語、酷語、穢語寫作之原因,他們在國家話語的逼迫下與之共生,并獲得尋求宣泄的大眾的大面積歡呼。大眾在這場運動中獲得了淺層次的啟蒙,那就是反抗。而那些在自然和田園里寫作的安全耕作,他們終于在主流資本那里收獲了犬儒主義的鮮花。只有上海的城市詩歌在下意識的選擇里得到了現(xiàn)代性的拯救,面對城市,就是面對制度、商業(yè)和物質的現(xiàn)代逼迫,他們在抗爭中逐漸形成了現(xiàn)代的力量和現(xiàn)代的詩性。
20
“我們時代”是否存在,或者只是一些幻覺?如果我們無法進入我們時代,也將無法進入時代的深淵,也就無法進入“危險所在之處”,詩性和詩意就無法獲得真正的展開,或者必然要迷失在意識形態(tài)和各種應激機制產生的社會心理的糊弄下。“我們時代”應該建立在阿甘本的“同代人”詩性正義的關照下,但“我們時代”在詩性和詩意不同維度的關照下,也會出現(xiàn)兩個內在屬性相通而指向不同的“我們時代”,一個是歷史—現(xiàn)實的“我們時代”,一個是文化的“我們時代”。
由于詩性維度是建立在現(xiàn)實——歷史現(xiàn)實和當下現(xiàn)實——的基礎上,“我們時代”無疑必須面對真實的生存,那在制度陰影下的疼痛、恐懼、謊言、扭曲、異化,只有在最不自由、最不可、不允許言說的地方言說,才能真正抵達“我們時代”,這也是海德格爾所說的面對“深淵”。“深淵”就是時代的黑暗、疼痛和潰爛的地方。
20世紀60年代之后,西方意識到未來能給文學提供動力的應該來自發(fā)展中國家,這是西方價值在向世界擴散過程中,在社會秩序重建歷史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這現(xiàn)象也可以從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家比例看出來,許多來自非西方的作家和移民作家獲得了該獎;那些具有多地區(qū)背景和熟悉跨文化的作家日益受到諾獎的青睞。特別是80年代之后,西方資本主義的社會生活、經濟秩序已得到恢復,進入平穩(wěn)發(fā)展時期,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社會的穩(wěn)定給文學帶來的精神張力會因此而縮小。我的意思并不是說他們的思想深度和廣度會因此變得膚淺,而是說與第三世界的動蕩和急劇變化給文學提供的新的題材和因社會動蕩提供的詩性張力相比,相對弱化。
那該如何理解歷史—現(xiàn)實中的“我們時代”呢?現(xiàn)實往往被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不同階層利益者、不同的訴求者從不同的角度描述,但具有穿透力和懷抱著人類美好生活的愿望、并且富有勇氣——那些建立在對個體自由和尊嚴的尊重上的——的面對者,他們所看到和體驗到的世界更逼近我們時代的真實?;蛘邠Q一種說法,對于詩性所要求的,那些看到時代“深淵”的——那深淵更逼近時代的真實。無論時代多么光鮮,越面對苦難,越看到潰敗的部分,越能在里面打撈出時代的詩性。
21
語言在語言學中可以稱為符號,是所指和能指的結合體,也是概念和音響形象的結合體。在詩歌的世界里,象征就是語言的能指,詩性、詩意的語言就是無限地擴大語言的象征力。象征力達到飽和并把外在的邏輯壓縮到最低時,詩就進入了象征主義。詩性、詩意的語言是有意和有像的,而詞只有意,所指吞沒了能指。所指是被不斷定格、規(guī)訓的語言部分。
22
詩性和詩意的語言建構一個具有詩性、詩意的世界;而相對的是,工具性的詞、詞語,這種語言描述的是一個科學性的、具有意識形態(tài)的現(xiàn)實。
23
口語化寫作就是詞的停尸場。一首詩只是為了達意,一次抖包袱,或者一條段子,就是為了博得不愿傷腦筋的大眾一次會意微笑??谡Z寫作中,語言具有無限張力的能指被抽離,來自詩歌世界的屬性被抹殺得一干二凈,只有來自小學課本或者某某體的那層意思被當工具地使用。
24
大眾被現(xiàn)有文化規(guī)訓著,現(xiàn)有文化越扭曲、規(guī)訓力越強,大眾就越扭曲,對詩性、詩意的體驗力越弱。
25
詩歌的接受程度存在于兩個時間維度,一個是當下的,一個是歷史的。當下的接受程度是被時代大眾的文化、心理及習俗所定義的;歷史的接受程度是被未來的——那離開當下的文化、制度需求——文化以及新的認同所定義的。歷史與當下既互相呼應又互相剝離。
注釋:
①【德國】海德格爾,《海德格爾選集》《荷爾德林和詩的本質》,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6年12月.P319.
②【德國】海德格爾,《海德格爾選集》《“……人詩意地棲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6年12月.P463.
③【德國】海德格爾,《海德格爾選集》《詩人何為?》,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6年12月.P407.
④【德國】海德格爾,《海德格爾選集》《詩人何為?》,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6年12月.P436.
⑤康德在宗教問題上認為無論是經驗還是理性,都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為了道德的需要,必須假設上帝的存在,他把這稱為“實踐理性的設準”。
⑥海德格爾的“深淵”指的是諸神遁走之后人類生存的黑夜處境,詩人終有一死的同類對于這處境卻處于無知之中。
⑦約在西方的19世紀末。
詩 語言 世界
世賓
1
詩歌從外在接受角度來講,是被時代的文化、社會心理和時代風俗所判斷的。占有文化主導權的機構會從自身認同角度選擇符合要求的詩歌,并給予獎勵、推廣;社會心理是指社會普遍人群的心理,文化、制度、教育、家庭、遺傳基因、社會關系塑造了個人人格,從正反兩面造就了社會的普遍心理,只有極少的個體能溢出時代的規(guī)范,抵達更高遠的地帶。被社會所廣泛接受的詩歌、那處于熱潮中的詩歌是什么東西,你了解了時代的文化、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心理,你也就基本知道這些詩歌處于什么位置,它有多少成色。
基于詩歌的詩性建構與現(xiàn)實、與詩人處身其中的社會有著內在的、類似于土壤之于植物般的關系,我們必須進入時代及我們的社會生活,才能更深切地理解詩歌或者看穿某種熱鬧“詩歌”的假象。
2
我們生活在這里,并不是天然地就生活在社會里、生活在時代里。所謂社會和時代常??梢酝ㄟ^教育、宣傳和種種致幻性的表象(如時尚生活、物質消費)來營造一個幻覺式的社會。真正的生存常常處于被遮蔽和扭曲之中或隱藏在假象之下痛苦地掙扎著,或在恐懼和謊言中沉睡著。當人成為萬物的最高尺度的價值觀建立之后,人的形象在詩歌中的完善程度也就決定了詩性的強度,這強度體現(xiàn)在人與現(xiàn)實的張力和意志的平衡上。因此,進入現(xiàn)實的深度和廣度成了詩性強度的一個標桿。從這個角度看,人的出現(xiàn)也是非自然而然的。人是被環(huán)境、教育、制度、家庭、社會關系所塑造的,如果缺乏一種具有人類意義、世界意義的文化參與到人的塑造中,以及人的真誠和勇氣在個人品質的扎根,人會像裝在瓶子里的軟蟲一樣成為瓶子的樣子,消失在異化和無知的黑暗中。人的無知和異化也必然導致詩性和詩意的消失和隱蔽。
3
我們是生活在后現(xiàn)代的話語背景下,雖然現(xiàn)代和前現(xiàn)代的意識形態(tài)還強烈干預著我們的制度建設和自由思想,但在民間由于資本和物質生活的推動,后現(xiàn)代的生活方式和價值理念已得到普遍認同。后現(xiàn)代生活是對現(xiàn)代性歷史生活的反思結果,是去中心化、平面化、反抗秩序化和邊緣化崛起的社會思潮。這一潮流無疑為民主的歷史生活打開了一個缺口,但藝術和科學并不能交予民主討論,它們有自身的規(guī)律和原則需要守護。因此,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是對社會生活的描述和期許,而不是后現(xiàn)代歷史生活的藝術原則;至少在多元的背景下,在面對時代“危險所在之處”的拯救談論詩性和詩意的可能,是十分有必要的。它為多元的社會生活守護著高遠的那一維,使時代的思想不至于被徹底抹平而消失在眾聲喧嘩的平庸中。
4
詩性、詩意兩個詞在許多詩人和評論家那里常常被混用。在大眾那里可能只剩下“詩意”一詞了,用來指那些有意味的東西;辨析清楚一點的評論家可能會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使用“詩性”一詞,帶有“詩”的屬性的社會文本和書寫文本都可以用“詩性”來描述。但在我的詩學范疇內,這兩個詞的使用是指向詩歌和詩的不同領域,詩歌對應的是詩性,詩對應的是詩意。
海德格爾對詩和詩歌有不同的定義,對于“詩”的定義,他有著極高的要求,他說:
詩乃是對存在和萬物之本質的創(chuàng)建性命名——絕對不是任意的道說,而是那種讓萬物進入敞開的道說,我們進而就在日常語言中談論和處理所有這些事物。①
在《……人詩意地棲居……》一文中,他意識到人已不可能永遠地棲居于詩意之地,很大一部分詩人已經從詩意的筑造——作為存在世界推動者又是被推動者的工作——進入文學的行業(yè),詩也就表現(xiàn)為文學。
我們今天的棲居也由于勞作而備受折磨,由于趨功逐利而不得安寧,由于娛樂和消遣活動而迷迷惑惑。而如果說在今天的棲居中,人們也還為詩意留下了空間,省下了一些時間的話,那么,頂多也就是從事某種文藝性的活動,或者書面文藝,或者音視文藝。詩歌或者被當作玩物喪志的矯情和不著邊際的空想而遭否棄,被當作遁世的夢幻而遭否定;或者,人們就把詩看作文學的一部分。②
從詩和詩歌這兩個詞的不同定義,我們能意識到它們不同的維度和指向,“詩乃是對存在和萬物之本質的創(chuàng)建性命名”,是“讓萬物進入敞開的道說”;詩歌乃是文學活動的一個部分,是向還留下空間的詩意不斷靠近的文藝性活動。當然,詩人作為同樣的被驅逐者并不甘于這種命運,他們的詩寫依然還有一部分在努力地向詩意挺進。
我們從這定義中辨析出詩性作為詩歌的范疇,它葆有著詩意的屬性,但已經趨向于弱化,它是關于存在的存在。在文學史中,我們可以把詩性定義為它既是建立在現(xiàn)實的基礎之上,又對詩意永懷著眺望的理想主義選擇。諾貝爾獎詩歌總體上是這一維度上的寫作,他們既面對人類的歷史生存和現(xiàn)實生存,又保持著對詩意——那寬闊的、有尊嚴的、充滿愛的世界的追尋。這就決定了詩性對當下真實的現(xiàn)實生存的切入的重要性?;糜X般的生存并不能使詩性產生,甚至會陷入野蠻的狀態(tài)。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諾的那句名言“奧爾維辛之后,詩歌是野蠻的”,雖然有不同的解讀路徑,但它提示的苦難與詩歌的關系卻是無法忽視的,對于歷史和現(xiàn)實雙重生存,對于現(xiàn)代詩歌來講,就像命運一般是無法逃避的,它就像根基一樣要求詩歌必須把根深扎于這塊土壤之中。
如果我們把荷爾德林的詩句改為“……人,詩性地生存于大地……”,這可能是現(xiàn)代的最低要求了。無法“詩性”地生存也就使人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人之為人的底線也就被徹底抽離了。
“詩乃是對存在和萬物之本質的創(chuàng)建性命名”,詩意乃是詩的范疇,詩意對應的是存在和萬物之本質。每一時代都有其本質。從西方的歷史經驗看,在康德之前,雖然在啟蒙運動之前赫拉克勒斯、狄奧尼索斯和耶穌基督這個“三位一體”的英雄和上帝的時代已經受到了動搖,但只有到了康德才在理性上徹底宣告這個時代的結束;而在荷爾德林那里,由于“上帝的缺席”而宣告了世界黑夜的來臨。夜晚來臨意味著詩意的產生已經不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意味著“不再有上帝顯明確定地把人和物聚集在它的周圍,并且由于這種聚集,把世界歷史和人在其中的棲留嵌合為一體” ③,這就要求黑夜時代的詩人必須從黑夜的“深淵”里搶救出詩意。在荷爾德林的詩中,那就是為他終有一死的同類指出一條“歸鄉(xiāng)”的道路,回到依然留下神的蹤跡的阿爾卑斯山和萊茵河。在世界不再嵌合一體之后,“拯救”已成為獲得詩意的唯一途徑。但拯救必須從危險之處而來,不面對危險就沒有拯救。
5
也許任何不是從危險所在之處而來的其它的拯救都還無救。用無論多么好的補救方法來進行的任何拯救,對于本質上遭受危害的人,從其命運的長遠處看來,都是一種不耐久的假象。拯救必須從終有一死的人的本質攸關之處而來。④
即是說,詩意必須面對時代生存的深淵,必須在最危險所在之處施加拯救。這就是時代的尊嚴時刻,詩立于其時代之上。這也就是詩意的神圣性,詩意是具有神圣性的,神圣性是指在危險所在之處對拯救的尋覓和施行,有如荷爾德林在貧困時代,在抵達“深淵”的能力已經消失殆盡的時代,依然對諸神蹤跡的尋覓。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神圣就是終有一死的人在天地之間對存在(本真)的體驗,必須是這些體驗著神圣的詩人通過對遠逝諸神的尋覓,才能在天空重獲神性的照耀。這種尋覓必須先抵達“深淵”,才能在那里得到暗示和指引。
6
一個真正的詩人在詩意萌生時,一個詩性、詩意的世界就猶如未知的世界存在于他的生命里。這個世界是未知的,因為詩人還未抵達,他只是在去往詩的途中。所以那世界也是隱晦的,還未被命名,但在詩人的腦海中已經有無數關于詩的信息在匯集。
7
一個詩人一生的任務就是建構一個詩性或者詩意的世界,或者說,就是把他生命中的世界呈現(xiàn)出來。一個成熟的詩人,必須對他所要建構的詩歌世界有所想象,并且努力去呈現(xiàn),這就使他寫下的每一首詩都有那個世界的屬性,使他寫下的每一首詩都構成建設他的詩歌世界的一塊磚一片瓦。我們也正是通過他的一首首詩去辨識和認定他的詩歌世界,并最終命名他的世界。
8
世界先于詩的產生,慢于詩的顯現(xiàn)。
9
詩的世界孕育于時代的文化里面,但已經顯現(xiàn)的文化不一定必然催生出詩的世界,它需要強者詩人通過語言呈現(xiàn)。這有如公元前的《舊約》文化、猶太文化和泛希臘文化,必須通過基督才能創(chuàng)造出《新約圣經》??v使時代文化已經準備好了孕育的土壤,沒有強者詩人的出現(xiàn),那詩的世界也會隱匿于歷史的汪洋大海里。
10
在時代的文化中,包含著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顯現(xiàn)文化或者說現(xiàn)有文化,它被大眾所分享;一部分是想象文化,它和現(xiàn)有文化具有同胞的屬性,但又隱匿于現(xiàn)有文化之中。想象文化需要偉大的哲學家、詩人的創(chuàng)造和呈現(xiàn)。想象文化也可以成為時代文化的最高可能,既然是可能,就包含著顯現(xiàn)或者隱匿。
11
詩意之詩就是呈現(xiàn)那個被最高文化可能通知的世界的詩。詩意之詩本質上是筑造。詩性之詩就是用時代的具有人類意義的文化去關照我們置身其中的世界并重新創(chuàng)造的富有勇氣、尊嚴、寬闊、有存在感的世界的詩篇。詩性之詩本質上是抒情,是召喚。
12
詩性正義在于詩人對世界文化的眷戀。
13
筑造詩的基本材料是語言,不是詞。語言是從世界散發(fā)出來的,它有著世界的屬性,而每一個世界都有自身的語言。
詩,語言,世界,三者具有共同的屬性。這三者有如太陽、光線、和落到地上的陽光一樣;太陽發(fā)出千萬縷光線,它有可能落在月亮或者其它星球上,它也可能落在廣袤的地球上,落在地球上有些又被烏云遮住,我們能收集到的就是落在我們身上和周邊很小的一片,這就是詩或者詩歌。世界、語言、詩三者的共同屬性就是光和熱。
詩是世界的投影。
14
我們從未與世界相遇,但世界就存在于那里。所謂“那里”,就是指,世界要么存在于世界之中,要么存在于詩人的想象里。但可以肯定,康德之后,這世界不存在于神的秩序里,⑤ 而是應該出現(xiàn)在海德格爾所描述的“深淵”之上。⑥詩人的天職就是揭示這世界,這種揭示可能是發(fā)現(xiàn),也可能是創(chuàng)造。現(xiàn)代主義⑦之前,我們可能還浪漫地以為能直達這個世界,但經歷對工具理性和人性的兩面性的反思,我們清楚地意識到必須披荊斬棘,通過面對苦難、破碎和一切短暫之物,才能抵達“那個世界”。這世界應該飽含著曼德拉斯塔姆所眷戀的“世界文化”,這文化包括東西方活著的文化,具有朝向人類未來的文化。
15
對于詩人來說,這世界是隱匿的,被遮蔽的,還未向我們敞開,還未被詩人建造出來。
這世界存在于兩個維度:一個是詩意的維度,一個是詩性的維度,它們對應詩與詩歌。詩和詩歌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常常統(tǒng)稱為詩歌。詩是詩意的,而詩歌則是詩性的。詩性的詩歌必然觸及到現(xiàn)實,詩是超越當下的,指向存在,具有一種純粹性和神圣性的特質。
古典時期,這種劃分并不明顯,世界處于隔絕和大一統(tǒng)之中。中國的自然精神和儒仕精神統(tǒng)領了詩寫的二千多年歷史,自孔子以來到20世紀初;歐洲從神和英雄的敘事,到伴隨神廟坍塌——當人成為歷史的主角浪漫主義的崛起,詩人依然相信一個不被破碎和黑暗侵蝕的世界。但進入現(xiàn)代主義之后,完整的世界遭遇了工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和資本帝國主義、專制主義的摧毀,世界面臨著文化的重建和面對普遍創(chuàng)傷的修復問題。這就為詩歌世界開辟了兩個建設的維度。
16
我們可以像歷史中無數隱匿的偉大天才一樣消失在時間的虛無里,或者像所有高人、圣徒、大德高僧一樣沉寂在孤燈野火中,但由于我們生活在俗世里,在世俗世界里,我們不可能去面壁,或者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里修行,并保持不被外界侵蝕的心;我們必須依靠語言來構筑一個世界,洗滌和澄清我們的靈魂,在寫作中獲得生命的力量。事實上,寫作就像出世者一樣建造一個山野或寺廟的空間,保存著與現(xiàn)實保持著精神敵意的靈魂;或者保存一個抵達更高世界的靈魂。因此我們寫詩,建造一個有力量的,具有超越性和神圣性的空間。
17
艾略特在《個人與傳統(tǒng)》一文表達過這樣一個觀點:“詩歌不是感情的放縱,而是感情的脫離;詩歌不是個性的表現(xiàn),而是個性的脫離。”即是說,詩人由某些具體事物喚起的個人情感、情緒和他的個性表達在詩歌中并不具有多大的價值。在同一篇文章中,艾略特說:“詩人的任務并不是去尋找新的感情,而是去運用普通的感情,去把它們綜合加工成為詩歌,并且去表達那些并不存在于實際感情中的感受。”他的觀點和海德格爾有異曲同工之妙,海德格爾就說過:“詩人的特性就是對現(xiàn)實熟視無睹。詩人無所作為,而只是夢想而已。他們所做的就是耽于想象。僅有想象被制作出來。”他們同樣表述了一個詩人寫作的責任,詩人的職責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區(qū)別于現(xiàn)實的世界。這個世界我們稱之為詩性的、詩意的世界。當然,這世界與現(xiàn)實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它是被時代的世界文化或者說被最高文化所照耀,當然它也反過來創(chuàng)造時代的最高文化,它和人類的最高祈禱有著隱秘的關系。但它決不是現(xiàn)實的映像,“詩歌與現(xiàn)實有著古老的敵意”,許多人熱衷于抒發(fā)他們被秩序裹挾的日常感受,把個人的情緒當成獨一無二的體驗,那都是誤入歧途的自夸。
18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大眾主導的時代,古典時期是由英雄和文人主導的,而這個時代大眾成了英雄和主導者。大眾是不生產思想的,他們只消費思想,另一方面討好大眾的詩歌(藝術)也不產生思想,這就使在大眾主導下的寫作陷入了雙重怠工的局面。
這就要求詩歌必須在現(xiàn)實文化的基礎上,展開文化想象。只有放棄對大眾的期待,從他們的趣味、閱讀慣性中抽身出來,重建新的文化高度和摸索新的技藝表達,詩歌才可能從平庸的泥潭中脫身。
19
80年代以來的詩歌寫作大多數都是鄉(xiāng)土寫作,他們脫離不了幾千年鄉(xiāng)土中國對他們的規(guī)范、制約,這是第三代詩歌運動以來為何如此多的色語、酷語、穢語寫作之原因,他們在國家話語的逼迫下與之共生,并獲得尋求宣泄的大眾的大面積歡呼。大眾在這場運動中獲得了淺層次的啟蒙,那就是反抗。而那些在自然和田園里寫作的安全耕作,他們終于在主流資本那里收獲了犬儒主義的鮮花。只有上海的城市詩歌在下意識的選擇里得到了現(xiàn)代性的拯救,面對城市,就是面對制度、商業(yè)和物質的現(xiàn)代逼迫,他們在抗爭中逐漸形成了現(xiàn)代的力量和現(xiàn)代的詩性。
20
“我們時代”是否存在,或者只是一些幻覺?如果我們無法進入我們時代,也將無法進入時代的深淵,也就無法進入“危險所在之處”,詩性和詩意就無法獲得真正的展開,或者必然要迷失在意識形態(tài)和各種應激機制產生的社會心理的糊弄下。“我們時代”應該建立在阿甘本的“同代人”詩性正義的關照下,但“我們時代”在詩性和詩意不同維度的關照下,也會出現(xiàn)兩個內在屬性相通而指向不同的“我們時代”,一個是歷史—現(xiàn)實的“我們時代”,一個是文化的“我們時代”。
由于詩性維度是建立在現(xiàn)實——歷史現(xiàn)實和當下現(xiàn)實——的基礎上,“我們時代”無疑必須面對真實的生存,那在制度陰影下的疼痛、恐懼、謊言、扭曲、異化,只有在最不自由、最不可、不允許言說的地方言說,才能真正抵達“我們時代”,這也是海德格爾所說的面對“深淵”。“深淵”就是時代的黑暗、疼痛和潰爛的地方。
20世紀60年代之后,西方意識到未來能給文學提供動力的應該來自發(fā)展中國家,這是西方價值在向世界擴散過程中,在社會秩序重建歷史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這現(xiàn)象也可以從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家比例看出來,許多來自非西方的作家和移民作家獲得了該獎;那些具有多地區(qū)背景和熟悉跨文化的作家日益受到諾獎的青睞。特別是80年代之后,西方資本主義的社會生活、經濟秩序已得到恢復,進入平穩(wěn)發(fā)展時期,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社會的穩(wěn)定給文學帶來的精神張力會因此而縮小。我的意思并不是說他們的思想深度和廣度會因此變得膚淺,而是說與第三世界的動蕩和急劇變化給文學提供的新的題材和因社會動蕩提供的詩性張力相比,相對弱化。
那該如何理解歷史—現(xiàn)實中的“我們時代”呢?現(xiàn)實往往被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不同階層利益者、不同的訴求者從不同的角度描述,但具有穿透力和懷抱著人類美好生活的愿望、并且富有勇氣——那些建立在對個體自由和尊嚴的尊重上的——的面對者,他們所看到和體驗到的世界更逼近我們時代的真實?;蛘邠Q一種說法,對于詩性所要求的,那些看到時代“深淵”的——那深淵更逼近時代的真實。無論時代多么光鮮,越面對苦難,越看到潰敗的部分,越能在里面打撈出時代的詩性。
21
語言在語言學中可以稱為符號,是所指和能指的結合體,也是概念和音響形象的結合體。在詩歌的世界里,象征就是語言的能指,詩性、詩意的語言就是無限地擴大語言的象征力。象征力達到飽和并把外在的邏輯壓縮到最低時,詩就進入了象征主義。詩性、詩意的語言是有意和有像的,而詞只有意,所指吞沒了能指。所指是被不斷定格、規(guī)訓的語言部分。
22
詩性和詩意的語言建構一個具有詩性、詩意的世界;而相對的是,工具性的詞、詞語,這種語言描述的是一個科學性的、具有意識形態(tài)的現(xiàn)實。
23
口語化寫作就是詞的停尸場。一首詩只是為了達意,一次抖包袱,或者一條段子,就是為了博得不愿傷腦筋的大眾一次會意微笑??谡Z寫作中,語言具有無限張力的能指被抽離,來自詩歌世界的屬性被抹殺得一干二凈,只有來自小學課本或者某某體的那層意思被當工具地使用。
24
大眾被現(xiàn)有文化規(guī)訓著,現(xiàn)有文化越扭曲、規(guī)訓力越強,大眾就越扭曲,對詩性、詩意的體驗力越弱。
25
詩歌的接受程度存在于兩個時間維度,一個是當下的,一個是歷史的。當下的接受程度是被時代大眾的文化、心理及習俗所定義的;歷史的接受程度是被未來的——那離開當下的文化、制度需求——文化以及新的認同所定義的。歷史與當下既互相呼應又互相剝離。
注釋:
①【德國】海德格爾,《海德格爾選集》《荷爾德林和詩的本質》,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6年12月.P319.
②【德國】海德格爾,《海德格爾選集》《“……人詩意地棲息……”》,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6年12月.P463.
③【德國】海德格爾,《海德格爾選集》《詩人何為?》,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6年12月.P407.
④【德國】海德格爾,《海德格爾選集》《詩人何為?》,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6年12月.P436.
⑤康德在宗教問題上認為無論是經驗還是理性,都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但為了道德的需要,必須假設上帝的存在,他把這稱為“實踐理性的設準”。
⑥海德格爾的“深淵”指的是諸神遁走之后人類生存的黑夜處境,詩人終有一死的同類對于這處境卻處于無知之中。
⑦約在西方的19世紀末。
很贊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