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讓世界找到溫暖的“心房”
—— 顧偕一首關于“雪”的小詩
分析過顧偕寫于2013年6月的“抒情史詩”《我從空中來》,筆者又被其寫于五個月前的一首作品留住了目光。它創(chuàng)作時間距今整整十年,只有短短17行。也許當時詩人的第二故鄉(xiāng)湖南下起大雪?寒冷的氣候,作者聯(lián)想到黑夜的憂傷,或可設想詩人其時也正處在孤寂之中。
將“歲月”換稱“時間”,時間使“萬花夢碎”,時間指使雪,讓世界“長滿白發(fā)”。是時間使世界從“幼稚”變成了蒼老。從世界聯(lián)想到“生命”,再到“人類”,蒼老的人類將遭遇“荒涼的光芒”,這是詩人穿透性的前瞻。“血液冷卻”,源于雪,眼前盛大的雪令詩人加深了黑沉的夜,令他進一步想及,也許我們有一天會連太陽的關照也失去。
想起多年前讀到的那些善于寫雪、忠于雪的彝族詩人,其中阿蘇越爾的《雪的自述》曾言:“空白襲來 / 我注定迷惘一生”。詩人顧偕在大雪之夜是否也有一種深陷絕境之感?或許就在這種感覺濃郁起來的一瞬,他想到了一種拯救。那是他的身份來源—— 詩!所以他筆下出現(xiàn)這樣三行:“而在詩永恒的王國 / 卻找到了 / 溫暖世界的心房”,并就此完成了這個作品。
雪如“白發(fā)“,它強調(diào)了時間的流逝。本來雪有詩意,但黑不見物之際,很難說它生發(fā)出詩??墒窃娺€是要突然出現(xiàn),于顧偕、于在貌似的絕境中有定力、善追尋的人,詩始終在。可以被外物養(yǎng)成,也可以不為外物所動。雪令世界老朽白頭、令光芒變得荒涼、甚至冷卻我們的血液。但心中有詩的人則有福了。
顧偕吟詠此詩時已年屆半百,他以悲涼之心寫下大半首詩,用最后三行將之翻轉。詩歌可以找到令世界溫暖的“心房”,那是對抗雪之冰冷的理想之境。對愛詩之人,詩歌信念將引領他去到彼方。
距今三年前,顧偕曾寫下《時間的力量》(93行)。在終結處,他再次呼喚:“現(xiàn)在大聲地說出深淵也是 / 藝術和哲學的平地吧 / 倘若我們沒有充分的時間 / 可以真實地看到未來 / 詩歌就能幫我們度過 / 一切絕望和滄桑 / 并使時間能為人類 / 奉獻出最優(yōu)秀的 / 靈魂展品”。
這是他對詩歌信念滿懷期望的展開闡述。也是信念在將境遇逐漸改變。
2023.1.7~10廣州哪怕庵
附:
雪是世界的白發(fā)
顧偕
歲月也會寒冷
正像黑夜都懂得憂傷
時間雖然不會在自己的生長中
永遠地死去
但它有時也會使萬花夢碎
通過一場雪的成熟的改造
讓幼稚的世界
長滿白發(fā)
生命不可能始終年輕
人類最終將能以什么,去迎接
或領略荒涼的光芒
血液冷卻后將化為
又一個故事
某天太陽再也照不到我們
而詩在永恒的王國
卻找到了
溫暖世界的心房
2013.1.6于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