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巴蜀文化之美
——讀黎冠辰散文詩集《巴蜀風散版》
巴蜀即成渝地區(qū)(或川渝地區(qū))。巴蜀的稱謂,約與古巴國在溯長江向西拓展疆域,最后定居江州(今重慶)有關。史書上說,蜀人柔弱重文,巴人勇猛重武;蜀出相,巴出將。這兩個地區(qū)、兩種文化形態(tài)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時而友好,時而征戰(zhàn)。他們長期的融合交流,到了秦漢時期,已經(jīng)融為一體。巴蜀稱謂由此定性為:巴蜀是一個對立融合、不能孤立存在的文化概念;巴蜀之美,美在山水、美在文化。比如,我手上的這部散文詩集《巴蜀風散版》(2020年11月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收錄了詩人黎冠辰的8章散文詩,這些作品絕大多數(shù)聚焦于對巴蜀歷史文化的書寫,迄今為止,可以說《巴蜀風散版》填補了文化人采用散文詩的形式來歌頌巴蜀歷史文化的空白。《巴蜀風散版》分8章,分別是:仰望鄉(xiāng)風、巴蜀呢喃、種入聲音的記憶、透山明水、歲月皮書、打開塵封的門、巴蜀星漢、雪域之光。作為土生土長的內江人,詩人黎冠晨更切近地捕捉巴蜀地區(qū)人與自然、人與歷史、人與人文的鮮活故事,在巴蜀風物中勾勒文化傳承的脈絡?!栋褪耧L散版》“以巴蜀民風民俗為視點,以詩為瓢,在巴蜀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的‘醬缸’里一瓢瓢地打撈,三十年不改初衷。”(作者簡介)這說明,詩人不是在書齋中臆造巴蜀圖景,巴山蜀水都留下他實地苦旅乃至切身生活的印記,詩人期冀在一種零距離且有溫度、有質感的書寫中“仰望鄉(xiāng)風”,踏足巴蜀大地而“燕語呢喃”,引領我們聆聽“種入聲音的記憶”,再從“透山明水”中打撈巴蜀歷史文化的吉光片羽,去閱讀那些“歲月皮書”,進而“打開塵封的門”,仰望“巴蜀星漢”,最終在“雪域之光”鉤沉風流人物的崢嶸往事?!栋褪耧L散版》承載的歷史文化,是巴蜀文明傳承發(fā)展的縮影,詩人在《巴蜀風散版》中打通個人史、民俗史、地域史、巴蜀史與家國史的脈絡,透露出厚重的尋根意識和巴蜀情懷。
巴蜀之美,不僅體現(xiàn)鐘靈毓秀、人杰地靈,而且美食文化一脈傳承。《巴蜀風散版》中的《巴蜀三味》“麻”“辣”“燙”三目,全文不到200字,但你“把這滾燙咽下去”就能“盤活一生的能量,與自己的冷漠抗爭”。“吃”過美食之后,是作者筆下的《巴蜀居》——“巴蜀以竹為壟為居,像月光把一葉蓮荷緊緊包裹”,呈現(xiàn)給讀者的,儼然是一幅幅水墨丹青,其所激發(fā)的后人對于故鄉(xiāng)、故土、故人的厚樸情感,歷久彌新,以至在接下來的《谷神:彌漫的金色之門》:“村寨最老的阿爺,沐浴凈須,將這健碩的谷穗高高舉過頭頂,全體族人下跪”;《巴蜀門神:英雄的舞臺》“沒有神的民族沒有靈魂”。巴人勇猛,蜀人婉轉;巴人尚鬼,蜀人崇仙。遠古時期,巴人、蜀人用結繩、語音、肢體、圖符、鐘鼓、煙火、竹簡、紙書等傳遞信息,千年以上,我們看到,巴蜀歷史融匯、慢慢變成了傳奇,傳奇慢慢變成了神話。
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對巴山蜀水進行文學書寫和歷史解讀,在審美感悟力之外,還需要思想穿透力和文化領悟力,要求智性的高度參與。詩人一如既往地發(fā)揮游記功底、詩人情懷和從事新聞背景的優(yōu)勢,以當代意識觀照歷史,關照故土,并賦予其當代價值。當然,要想呈現(xiàn)巴蜀文化歷史深處的波瀾壯闊,還必須有情感的體貼和浸潤?!栋褪耧L散版》回眸歷史時和關注故土的態(tài)度可謂灑脫不羈,作者在尊重史實和民俗的基礎上,憑借敏銳想象力和真摯情感,采用散文詩這種特殊的表現(xiàn)形式,成功復原了巴山蜀水歷史現(xiàn)場的一幀幀鏡頭,勾勒了巴蜀之美和身處歷史關口的莊嚴抉擇。一個個歷史瞬間被注入詩的張力,一方方水土養(yǎng)育著詩人的靈魂,身處其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立體、飽滿、深沉,地域文化和民風民俗更加鮮活可觸。因此,讀者也能夠緊追作者的歷史構圖和人文蹤跡,沉浸于字紙的文化蘊含,共情于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乃至共享巴山蜀水之美。如《都江堰的回聲》中,詩人看到“李冰以魚刺為劍,射中岷江的咽喉”,于是一個“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川西平原就此誕生。“生命的銹跡與淡泊,沉入江湖后都是碧波蕩漾”;《歲月皮書》的“巴蔓子:一枚孤懸在歷史底面的船”“我以為你早已死去,而你卻以身子在巴國,頭顱在楚地的方式活著”“來自長江的風一直在吹……”巴國在溯長江向西拓展疆域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多次遷都,歷史上向有“巴子五都”之說。有學者根據(jù)《華陽國志》等古籍的說法,判定夷城(今湖北宜昌市夷陵區(qū))之后又建立過五個國都,分別是平都(今重慶豐都)、枳城(今重慶涪陵)、江州(今重慶)、墊江(今重慶合川南)、閬中(今四川閬中)。此刻,我們看到一個瘦骨嶙峋的詩人,站在巴山之上眺望巴人橫渡長江的背影,江風把他的衣袂吹得上下翻飛,讓我潸然落淚……再如作者詩畫歷史人物,不僅察其功績,也重其性情。《巴蜀星漢》贊頌西漢時期天文學家落下閎:“那些天與地,地與人,人與天與地的輩分……風水就在漣漪中生根發(fā)芽。”《常璩:照耀巴蜀的鏡子》“一部《華陽國志》如手掌向中原攤開”。詩人重視文化傳承與精神風范的考察,自古至今,巴蜀思想文化界精英迭出,這可從其《資中:琴聲中走出的太陽》《文翁:石頭上的房屋》和《蘇軾:月光充盈詩詞的芳蹤》以及《江姐:巴蜀的錚錚鐵骨》等的文化傳統(tǒng)以及弦歌不輟、薪火相傳的文化氛圍中尋找答案。最后我們跟蹤詩人的足跡,站在《雪域之光》的高原,“格薩爾王騎駿馬從阿須草原奔騰而出”,“我們聽到春雷般的隆隆雷聲滾過,天門隨之打開,一條潔白的哈達從天上直垂地面,格薩爾返回了天界,他也再未返回人間,只留下英雄故事至今流傳……”(阿來)
巴蜀之美,美在“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散文詩集中那些“種入聲音的記憶”:《川江號字》《擺手舞》《撒爾嗬:舞動生命的旋律》給人以耳目一新、酣暢淋漓的美的享受。特別是對巴蜀仁人志士江姐、邱少云、黃繼光等紅色文化的書寫:“俯身的骨骼展翅正義的呼嘯”撲面而來,英雄落淚,初心不改,作者回首這些人物時,惺惺相惜、引以為傲,是《巴蜀風散版》之于讀者頗具啟示意義的地方。
依我看,雖說文無定法,但詩文是枯燥無味還是引人入勝,是空洞無物還是見解獨到,不難分出優(yōu)劣高下?!栋褪耧L散版》這美麗的背后,既有遣詞造句、修飾打磨等為文為詩之術的差別,更有格局視野、思維理念、詩與遠方等為文之道的不同。真正力透紙背、洞穿世事、直指人心的,是為詩者的思想張力和巴蜀情懷,還有一句話是:“這個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遠方之美、詩文之美是一種思想之美,也是一種哲學之美。哲學是對物質運動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等的認識和總結,是關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學問。文字是為文者思想認識的集中體現(xiàn),因此,要理解黎冠辰的詩文之美,最重要的是理解其詩文所深藏的哲學底蘊和文化內涵。
此外,我還認為,《巴蜀風散版》之美是“詩與遠方”之美透射的美學之美。美學研究對象是美的形式和意象,具體到《巴蜀風散版》中,就是善于運用修辭手法和文字技巧,營造美的意象和境界。比如,恰當運用排比、對仗、比喻、設問、反問等修辭手法,讓文字靈動起來,既富于詩,又鐘情于散,將詩與散文熔鑄一爐,不停地煅造出那些粒粒如洗、非常干凈的文字內容,同時注意開頭、中間、結尾各部分的搭配呼應,讓散文詩結構更加完整、比例更加協(xié)調;改進敘述表達方式,借鑒美的意象,融入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以及歷史文化之美,是《巴蜀風散版》不朽的底色。
美學家朱光潛說:“詩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創(chuàng),創(chuàng)為藝術。自然(風景)與藝術媾和,結果乃在實際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個宇宙。”詩人黎冠晨用自然的語言,極具特點的意象加以技巧的運用,構建了獨特而又令人向往的“巴蜀之美”。巴蜀兩地自古文墨相通,一衣帶水,情濃于水。只有讓思想之根深扎實踐沃土,充分吸收陽光雨露和大地滋養(yǎng),才能澆灌出美妙動人的巴蜀之花,才能品悟巴蜀文化之美:直至今天(2021年10月20日)公開發(fā)布的《成渝地區(qū)雙城經(jīng)濟圈建設規(guī)劃綱要》的確定,久久為功,歷久彌新。